古代饮食赋初探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jyk1987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主要以陈元龙《历代赋汇》中有关“饮食”题材的赋作为研究对象,辅以《赋海大观》中有关“饮食”题材的赋,结合关于饮食赋的研究资料和有关饮食的基本知识,从饮食赋的分类情况、文学特征和文化特征三个方面对这类赋进行较全面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历代赋汇》将赋分为38类,其中饮食是收录了从西汉时期到明代的饮食赋共50篇,其中正集42篇,补遗7篇,附逸句1篇,并且没有对饮食赋再做进一步分类。本人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历代赋汇》中划分到饮食类的赋作都与饮食有着最密切的相关,它们有的以描写饮食为主,抒情为辅,有的赋作目的在于抒情,而描写饮食只是载情之托,甚至还有一篇《寒食散赋》完全与饮食无关,属于医药类赋作。因此本人参照古人饮食赋分类方法,将属于饮食类赋范畴的49篇赋作重新划分为五类:酒类赋、茶类赋、蔬菜类赋、佳肴类赋和杂类赋。其中,酒类赋20篇,茶类赋4篇,蔬菜类赋6篇,佳肴类赋5篇,杂类赋14篇,而杂类赋中又含数小类:羹类赋、饼类赋、形盐赋、饮食态度赋、节气类、食疗赋、小食赋。由于《历代赋汇》中的饮食赋以唐宋时期居多,因此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与唐宋时期赋特点相对应的特点:句式上骈散并用;注重赋文本语言的知识性;写法上以抒情言志为主。本人认为这三大特点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注重赋文本语言的知识性”。因为对赋的研究往往更加关注文学上的特征,却》常常忽视其起的某些传播知识文化的作用。饮食赋作者常常引用古书或者以亲身经历作为支持自己赋作论说的有力证据,如苏轼《服胡麻赋》,更有如朱德润《轧赖机酒赋》这样详细介绍制酒过程的赋作,其中对蒸馏法的描述成为现今对古人制酒法历史的有力佐证。饮食文化是从饮食发展的层次上和饮食的角度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呈现和反映,本人通过研究认为,49篇饮食赋主要呈现出了反映社会历史面貌、反映社会礼节习俗和反映士人饮食观念三个文化特征。而反映社会礼节习俗这个特征不仅非常有趣,而且最具有进一步挖掘内涵的意义。49篇饮食赋中表现社会礼节习俗的赋作在数量上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是却包含了节庆活动、友人相赠、答谢和筵宴命题四个主题。由此可以看出饮食赋文化层次的丰富性,如若将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想必能挖掘出更广阔的文化主题。通过对《历代赋汇》中饮食赋的研究可以体现出人类社会从满足生存需要到追求精神享受这一复杂的升华过程,而且赋作为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具有诗的和协音韵、整齐句式,又有散文的流畅气势、铺张描写,韵散兼行,长短不拘。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学的手法生动地记载和反应了这一变化过程,并且在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的饮食观、养生观、世界观,甚至这些口舌之欲与当时社会农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追求都产生了交叉作用。因此通过研究此类赋,不仅能充分证明“赋”这种文学体裁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意义,还能充实赋文学的发展历史。
其他文献
雷圭元是中国图案研究的先驱,他的一生是图案研究的一生,也是图案教育的一生。在图案的研究思想方面,他建立了“人性化”的图案设计思想体系;在图案研究方面,他构筑了科学的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周围型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肺周围型病变患者74例,按经皮肺穿刺活检引导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7例.参照
澜沧江特大桥位于设计时速为140km/h的大(理)瑞(丽)铁路线上,跨越澜沧江,主桥为跨度342m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劲性骨架为钢管桁架结构,转体施工,之后,通过内填和
本文通对消费文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概况的简要分析,揭示消费文化与美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对消费文化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的重点对消费文化融入儿童美
目的分析肺癌病灶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穿刺病理结果阴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行E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是表达数学思维的科学语言。数学语言理解能力是学习者在接受或运用数学语言信息时能够顺利进行识别、理解、转换、构造、组织、表达等活动的一种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体育锻炼对于缓解大学生的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分不同专业(体育与非体育专业)、不同性别和不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专家咨询、理论分析、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群众体育定义、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基于资源配置理论、自组织理论,以科学发展观理
作为艺术中的一个历史运动,写实主义发源于19世纪的法国。这场运动有三个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分别是米勒,库尔贝和杜米埃。他们的支持者、著名作家、民间艺术研究开创者尚弗勒
利用神经网络和蛋白质全序列对蛋白质结构类进行了预测.按照蛋白质序列的长度,分别从508个蛋白质中选择244个蛋白质构建了3个数据集,3个数据集中蛋白质序列的长度变化范围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