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股改前后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st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的重大制度性变革,股权分置改革的有利一面是否能长期持续,对改善上市公司的绩效有何影响?这些都是关系到中国资本市场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此时研究股改对股权结构的影响机理,进而研究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股改后股票市场的“全流通”为契机,以上市的公司绩效、股权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绩效评价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先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理,再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股改前后股权结构的变化,以及股权结构变化带来的公司绩效的变化,得出结论: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绩效指标和利税资产比指标有明显增长;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在股改前后都是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在股改前不相关,股改后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在股改前后都是负相关;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在股改前后都是正相关。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未实现“全流通”的上市公司治理提出一些政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风险投资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从投资的角度,风险投资把风险资本投入于蕴含着高失败风险的产品研发以及高新技术领域,以促使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和高科技产品的商业
2003年起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先后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并逐步上市,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净利润率远高于同期其他行业平均水平,在ROA、ROE等指标方面的表现也不输国际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niform Customs and Practice for CommercialDocumentary Credits),简称UCP,作为规范信用证的国际惯例,从1933年产生至今的80年中,在国际贸易界、银行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2012年5月10日,财政部、工商总局、商务部、外汇局、证监会五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本土化转制方案》正式开始实施,这意味着昔日以中外合作方式进入中国的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