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桤木化学成分及其抗弓形虫活性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长白山区东北桤木的化学成分,筛选出具有抗弓形虫的活性成分,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对其有可能的靶点和通路进行预测,筛选具有潜在抗弓形虫作用的天然化合物,为研究东北桤木抗弓形虫活性药效物质基础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将东北桤木干燥药材进行粉碎,选用9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减压蒸馏得到乙醇提取物浸膏。采用溶剂梯度萃取法,利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进行萃取,减压蒸馏得到三种萃取物浸膏。2.选择东北桤木的乙醇提物及各萃取物对感染刚地弓形虫模型小鼠进行研究,检测血清中谷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指标(ALT),肝脏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指标以及实验小鼠肝脾指数,筛选东北桤木的抗弓形虫活性部位。3.选择活性较好且毒性较低的东北桤木二氯甲烷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采用光谱学技术手段进行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4.利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东北桤木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的抗弓形虫作用,通过人胃上皮细胞(GES-1细胞)和感染刚地弓形虫后GES-1细胞的IC50值,计算出选择性指数(SI)。5.基于网络药理学对东北桤木活性成分与弓形虫靶点进行预测。利用分子对接对东北桤木活性成分与热休克蛋白70(Tg HSP7)蛋白靶点进行结合,确定抗弓形虫病活性较好且对接效果较好的活性成分。结果:1.东北桤木体内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东北桤木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能显著提高小鼠体内GSH含量,降低MDA含量。与螺旋霉素相比,东北桤木不会引起肝指数的显著降低。2.在东北桤木二氯甲烷及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过程中,分离得到20个已知化合物和1个新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等光谱分析手段确定了化合物结构,分别为:(9S)-9-hydroxy-9-[(2-hydroxyphenyl)methoxy]-nonanoic acid methyl ester(1)、颤杨甙(2)、7-水杨酰颤杨苷(3)、肉桂酸(4)、香草酸(5)、4-羟基苯甲酸(6)、原儿茶酸(7)、原儿茶酸甲酯(8)、异香草酸(9)、柚皮素(10)、异樱素(11)、木犀草素(12)、黄芩素(13)、山柰酚(14)、二氢山柰酚(15)、山柰甲黄素(16)、鼠李柠檬素(17)、二氢山柰甲黄素(18)、秦皮乙素(19)、东莨菪亭(20)、β-胡萝卜苷(21)。其中9个苯酚类化合物(1-9);9个黄酮类化合物(10-18);2个香豆素类化合物(19,20);1个甾体类化合物(21)。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为苯酚类的新化合物。3.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4,5,8,12-14,17,20对未感染宿主的IC50值均高于螺旋霉素,其中化合物4,12,13,21的SI均优于螺旋霉素,说明东北桤木具有比螺旋霉素更好的抗弓形虫活性且毒性较低。4.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东北桤木中黄酮类成分与弓形虫的许多靶点有关,可作为治疗弓形虫的潜在药物;AKT1,EGFR,JUN,STAT3和TLR4等是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关键靶标;与弓形虫相关的途径包括NF-κB信号传导,Toll样受体信号传导以及JAK-STAT信号传导等。通过分子对接结果分析,化合物12,13与Tg HSP70的对接效果较好,进一步验证化合物12,13抗弓形虫活性较好。结论:本研究从东北桤木中分离得到20个已知化合物以及一个新化合物1,所得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东北桤木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3,5-9,19-21为桦木科首次分离得到。体内外实验中东北桤木表现出一定的抗弓形虫活性且细胞毒性较小,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东北桤木治疗弓形虫病的作用机制,初步揭示了东北桤木可能通过的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以达到治疗弓形虫的作用,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本研究增加了我们对东北桤木化学成分的了解,为东北桤木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了解国内外关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现状,分析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效果,明确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为临床工作中制定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案,提升专业护理水平,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供科学的循证依据。方法:预检后确定检索策略,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网络(CNKI)、万方资源、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Pub Med、Web
目的:通过测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Syntax评分以及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临床提供参考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478名住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患者分2大组,即对照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目的:调查居家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现状,分析赋能教育在居家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明确赋能教育理论对居家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社区制定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居家自我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属于类实验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19年12月~2020年5月延吉市二级甲等以上3所医院首次接受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出院后居家的9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通过上调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 NOS)促进心肌细胞舒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胶原酶Ⅱ在Langendorff灌流系统分离左心室心肌细胞。使用Ion Optix系统测量电刺激引起的心肌细胞肌小节长度变化(收缩及舒张程度)。Fura-2荧光比用于检测[Ca2+]i。由Fur
目的:本研究从心理学视角下,以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旨在了解老年肺癌患者的家庭复原力、疾病感知、心理韧性和灵性健康的现状,探究老年肺癌患者灵性健康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国内癌症患者灵性健康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威海市两所三甲医院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66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55
目的:通过调查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家庭复原力和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照顾负担、家庭复原力和生活质量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分析照顾负担、家庭复原力和生活质量间的关系,照顾负担、家庭复原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升照顾者家庭复原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健康心理控制源、自我管理与健康促进行为的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获悉脑卒中患者健康心理控制源、自我管理与健康促进行为三者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提升脑卒中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水平提供建议,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所收治的336名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多维度健康
目的:通过了解冠心病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明确冠心病患者发生恐惧疾病进展心理功能失调的危险因素,探索感知控制、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疼痛强度对恐惧疾病进展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冠心病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临床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便利整群抽取2020年3月~9月呼伦贝尔市2所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370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
背景: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途径在宫颈癌细胞中异常表达。此外,PD-1/PD-L1阻滞减少T细胞的凋亡和衰竭,并抑制恶性肿瘤的发展。松萝酸是一种源于中药植物长松萝和破茎松萝的二苯并呋喃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真菌和抗癌活性。但是,其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宗旨在于探究松萝酸的抗癌活性机制,并探讨是否通过抑制子宫颈癌细胞中PD-L1的表达从而发挥抗宫颈癌作用。方法:(1)通过蛋白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A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重组人尿激酶原(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pro-UK)溶栓治疗与阿替普酶(Recombinant human tissue plasminogen anctivator,rt-PA)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对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