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建立在ITU-2000建议基础上的工作在2GHz频段、最高速率可达2Mbit/s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采用了码分多址(CDMA)的通信方式。CDMA系统中的初始同步技术作为第三代移动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其他关键技术得以实现的必要基础。CDMA通信系统接收机的初始同步包括PN码同步、符号同步、帧同步、和扰码同步等。由于DS-SS技术在CDMA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因此基于DS-SS方面的PN码捕获方法研究很多。伪随机码的同步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搜索和捕获伪随机码的初始相位,使与发送端的码相位误差小于1bit,即序列捕获;第2步是在初始同步的基础上,使码相位误差进一步减小,使所建立的同步保持下去,通常称这一步为跟踪。如何判断PN码是否捕获是码同步问题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PN码捕获的判定是通过能量检测的办法进行的。小波分析是目前在科学与工程应用界讨论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它是在Fourier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数学方法。它与Fourier分析类似,是一种时-频分析的技术。由于小波分析具有多尺度的特点,使得小波分析在进行信号去噪、信号压缩、机械故障诊断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得以大量运用。本文把小波变换运用到CDMA通信系统码同步问题的研究中,结合PN码捕获时和未捕获时接收信号的特点,在系统的AWGN信道下,利用小波分析进行码捕获判定。这种把新的信号处理工具应用到现代通信系统进行码捕获判定的方法,是一种尝试。论文从理论出发,研究了捕获信号,即被高斯白噪声污染的BPSK或QPSK信号及未捕获信号(高斯白噪声)的特征,分析了DS-CDMA系统的AWGN信道特性,详尽介绍了小波多分辨分解的相关知识,给出了应用于PN码捕获的小波检测的方法。最后,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表明通过小波变换可以在AWGN信道下顺利进行PN码捕获的检测。并给出了不同SNR下,捕获时间、虚警概率与小波变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