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参茱萸方急性毒性及对移植性肝癌的抑制效果和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贝参茱萸方的急性毒性及其抑制H22肝癌小鼠模型肿瘤生长的效果和分子机制,为贝参茱萸方的临床应用及开发用于治疗和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中成药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贝参茱萸方的急性毒性研究
  (1)预实验将贝参茱萸方浓缩到最大浓度,以0.04ml/g剂量给贝参茱萸方组小鼠灌胃一次,根据预实验是否得出LD50(半数致死量)进行正式实验。
  (2)正式实验,以贝参茱萸方所能浓缩的最大浓度,0.04ml/g剂量给贝参茱萸方组小鼠灌胃一次,之后每隔一日记录小鼠的状态、饮食、体重,于第15天采血后处死小鼠,称量各脏器得出脏器指数,检测小鼠血常规、肝肾功,对小鼠的各个脏器病理切片并分析结果。
  2.贝参茱萸方抑制H22肝癌小鼠模型肿瘤生长的效果和分子机制研究
  (1)制备H22细胞混悬液并建立荷瘤小鼠模型。
  (2)不同浓度的贝参茱萸方,干预H22肝癌小鼠模型。
  (3)治疗结束后,剥离各组小鼠的瘤组织,HE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法分析肿瘤组织中的Ki67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1.贝参茱萸方急性毒性预实验中无小鼠死亡,没有得出LD50。
  2.贝参茱萸方急性毒性正式实验中,药物组小鼠与空白组小鼠相比体重、饮食量、血常规无明显差异,药物组小鼠的ALT、AST、Cr、UA下降,TBA升高。
  3.贝参茱萸方最大剂量灌胃小鼠,对小鼠的脏器有轻微损伤。
  4.贝参茱萸方可以改善小鼠的状态与饮食量并抑制肿瘤的生长,其中贝参茱萸方中浓度组效果最佳。
  5.HE染色切片观察结果显示,贝参茱萸方三个不同浓度均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6.贝参茱萸方可抑制肿瘤标志物Ki67阳性表达率,贝参茱萸方中浓度组肿瘤组织的Ki67阳性表达率最低。
  7.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表明:贝参茱萸方高浓度组和贝参茱萸方中浓度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aspase-3蛋白相比其它组表达升高、贝参茱萸方高浓度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aspase-9蛋白相比其它组表达升高。
  【结论】
  1.贝参茱萸方浓缩至最大浓度3.75g/ml,该剂量是临床上成人每日剂量的150倍,用此剂量灌胃后小鼠的ALT、AST、Cr、UA下降,TBA升高,小鼠的脾脏、肝脏、脾脏、肾脏有轻微损伤。
  2.贝参茱萸方可以改善H22荷瘤小鼠的带瘤生存状态,减缓肿瘤的生长速度,促进肿瘤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减少肿瘤标志物Ki67的增殖,促进促凋亡因子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升高。
其他文献
菲并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是具有如下结构特征的一类生物碱(图-1),自(-)-娃儿藤碱(图-2)在20世纪30年代被分离并确定结构后,已有近60多种该类生物碱被报道。其特有的结构特点和生物活性引起了众多化学和药物工作者的极大兴趣。1234 本课题组首次发现该药对危害极大的植物病毒TMV(烟草花叶病毒)有着显著的抑制活性。经过生物活性跟踪和化学分离,抗TMV的活性部分之一正是菲并吲哚里西啶类生物
学位
目的:本文通过对养脑通络汤及尼莫地平治疗肾虚血瘀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价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中医证候评分量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
学位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将赵明君主任医师治疗高血压的病案资料予以整理、分类,将其用药经验予以挖掘、分析,并总结出赵明君主任医师治疗高血压的学术思想、临床思维,方便后来者学习、传承和推广。  方法:收集并筛选赵明君主任医师在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心血管科门诊的高血压病人的病案资料,共得到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的病案信息208份,并将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临床信息采集”板块。之后经专人借用
学位
目的: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通常会导致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伴有强烈的疼痛及一定的功能障碍,使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下降。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观察研究和回顾性病例分析,讨论分析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手法复位平卧垫枕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中短期疗效和临床治疗方法的应用现状,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及最佳适应证,寻找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提高老
目的:帕金森作为一种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多采用西医西治的手段进行治疗;而本研究则是立足于传统针刺疗法,观察“嗅三针”干预疗法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经鼻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脑黑质中α-突触核蛋白(α-syn)表达的影响,从干预嗅觉障碍的角度阐明帕金森病防治的机制及可能性,从而为临床医治帕金森提供强有力的实验依据。  方法:选用40只C57/BL6雄性小鼠,并
学位
目的:运用阳和汤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进行干预,研究阳和汤对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基于温阳法探讨阳和汤的抑瘤作用机制,为阳和汤临床治疗肿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5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单纯荷瘤组、阳和汤+单纯荷瘤组、顺铂+单纯荷瘤组、阳虚荷瘤组、阳和汤+阳虚荷瘤组。连续8天氢化可的松给阳虚荷瘤组和阳和汤+阳虚荷瘤组小鼠灌胃,其余各组小鼠适应性喂养。培养Lew
学位
目的:观察左金丸对PLGC大鼠胃粘膜组织中C-myc、Lgr5、Notch1、Notch4和DLL4等相关信号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左金丸对PLGC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逆转PLGC,进一步预防GC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实验采用复合造模法(即MNNG溶液联合酒精,水杨酸钠等)将SD雄性大鼠造成PLGC的动物模型,确认造模成功后使用左金丸对PLGC大鼠进行药物干预。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
[目的]  通过建立SD大鼠肝郁痰凝型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观察实验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变化、雌激素受体(ERα、ERβ)、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K3CA和Akt1的表达,探讨皂翘消癖颗粒对肝郁痰凝型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效应及相关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SPF级SD雌性大鼠70只,常规适应性饲养1w后,按体重(2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