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姻习俗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婚姻缔结与解除等相关内容的地方性民间风俗习惯和规范。广义上的婚俗,是包括择偶、订婚及结婚仪式在内的一系列以婚姻缔结为目的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法律规定、道德观念、礼仪、习惯以及文化特征。狭义的婚俗,就是指婚礼仪式中所体现的风俗习惯和形式。本文中所指的婚姻习俗指的是广义上的婚俗。由于婚姻习俗与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政治经济现状紧密相连,所以各个民族的婚俗都各不相同。本文因行文所限,主要探讨汉族的婚姻习俗。本文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婚姻理论为指导,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界限,以我国婚姻习俗为研究主体,通过回顾我国古代婚姻习俗、梳理我国婚姻习俗变迁的内容、总结我国婚姻习俗变迁的原因、指出当前我国婚姻习俗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推进我国婚姻文明的途径。我国的婚姻习俗是在婚姻法以及婚姻政策的影响下逐步变迁的,本文在深入研究婚姻法以及婚姻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重点运用了文献研究、归纳分析和田野调查等方法。其主要创新点体现在:第一,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婚姻习俗进行深层次、整体性的创新研究,力求系统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婚姻习俗的变迁脉络并且全面总结我国婚姻习俗的变迁原因,这是本文的第一个亮点;二是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婚姻习俗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深入分析,力求针对问题提出推进我国婚姻文明的途径,表明了研究本问题的意义,这是本文的第二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