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长芦盐的掠夺与食盐统制配给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盐的掠夺是日本对华北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盐,不仅为人体生理上的必需品,而且早已广泛应用于工业部门及农牧渔业等领域之中。同时,盐可以直接提制出可用于化学武器、火药制造的氯气、芒硝等,是军事工业的重要原料。因此,在侵华战争中,成为日本大肆掠夺的四大主要原料(煤、生铁及铁矿石、盐、原棉)之一。中国盐资源分布极为丰富,产盐地区也很广泛。按其来源可分为六种:海盐、石盐、井盐、池盐、土盐、膏盐,其中以海盐分布最广。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海盐产区自北而南依次是辽东、长芦、山东、两淮、两浙、福建、两广,共七个盐区。其中津东的长芦盐区是关内最大的,年产量达1000万担。作为中国最大的盐场之一,华北长芦盐早就为日本所垂涎已久,在全面侵华之前就有芦盐输日之举。华北沦陷后,其掠夺芦盐的野心得以实现。为了大量掠夺芦盐,日本采取了两方面手段,一方面,整理旧盐田,广辟新盐田,加大对盐民的剥削;另一方面,对华北沦陷区进行食盐统制配给,限制居民消费量,防止食盐流入根据地。为达此目的,日本动用了一切军事及经济力量,华北派遣军、宪兵队、特务机关及国内资本相互配合,还注意利用华北伪政权、旧有盐务组织及制度为其侵略利益服务。日本对长芦盐的掠夺是华北盐业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广大盐民遭受残酷的压榨,挣扎在死亡的边缘,被迫进行反抗。日本在华北的食盐统制配给制度,使得沦陷区的居民身受其害,饱尝淡食之苦或被迫食用私盐。即使是旧盐商也受到日寇的压榨,在日伪统治后期濒于破产的边缘。日寇统治下的华北盐务机关腐败不堪,各种配给组织异常黑暗,盐务制度遭到破坏。对华北盐业的掠夺是日本对华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已有许多专著对此进行了论述,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到日本直接的掠夺——芦盐输日这一问题,而对其采用的间接的掠夺手段,即食盐的统制配给缺乏专门研究,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本文力图贴补这一空白,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述论。
其他文献
“伪基站犯罪”是一种典型的非接触型犯罪。随着犯罪治理的深入,“牵连犯”这种特殊的犯罪形态成为“伪基站犯罪”类型案件侦办的难点,对侦查工作而言,其往往先以“牵连行为
“道”作为行政区划出现于汉代,本文中道级伪政权特指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沦陷区介于省和县之间的一级地方政权,它是对清朝旧制的一种“发展”,也是北洋政府时期道制的一种“延
1963年8月上旬河北省境内发生了极为罕见的大水灾,河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同水灾作了顽强的斗争,取得了抗洪抢险和生产救灾的胜利。本文根据较为全面、详实的档案资料,
针对visnal C++作为Windows环境下最主要的应用开发系统,对于如何利用已积累的Fortran代码和利用Fortran语言的长处,并将其集成到vismal C++环境下,提出了两种混编方法,并论述了
利用uML状态图,采用基于状态的测试数据生成标准生成测试用例.其中uML状态图是测试用例生成的关键部分,在某种意义上,UML状态图能够较容易生成测试用例.
本文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充分运用报刊资料,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在对传统社会婆媳关系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山西根据地时期婆媳关系变化的现实情况,从变动
对ASN.1及PER编码规则作了简要介绍,接着提出了一种ASN.1编解码模块在H.323协议栈中的设计与实现的方案.
从某种角度看,晚清闽台社会可以称为晚清中国的“缩影”。晚清七十来年,中国历史出现了亘古未有的惊变,作为整体性之一的闽台地区自然也在这个时段里演绎着这种场景,但同时具
关于“揭批查”运动问题的研究,学术界目前还处于薄弱状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两年多的时间发生的“揭批查”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