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对1800年以前德国物理学发展的概述,说明德国物理学的发展在整个18世纪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然后对1800~1930年的德国物理学的主要成就分三个时期:欧姆时期(1800~1840)、亥姆霍兹时期(1840~1880)、普朗克时期(1880-1930)进行描述,突出德国物理学发展过程的主体脉络,体现德国物理学发展的动态特征。 第二部分,在科学家传记词典和赵红洲先生的《大科学年表》基础之上,运用数量统计的办法从物理学成就和物理学家两方面对1800~1930年德国物理学的发展作了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德国物理学的发展在19世纪初很落后,40年代开始走向繁荣,1860~1930年的70年时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在这部分笔者还对反映物理学成就的德国物理学期刊和20世纪以来科学领域影响最大的奖项——诺贝尔奖作了分析,更加清楚地反映出德国物理学发展的这种趋势。 第三部分,对德国物理学的发展从教育、哲学、数学、文化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在这部分,笔者力图想回答这样的问题:促进德国物理学繁荣和世界领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从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启示?在教育方面,通过对德国大学和物理教育体制的形成的分析,说明教育改革是物理学发展的先导和保证;在哲学方面,作者避免了从具体哲学知识对物理知识影响的单一方式出发而得出“要么指导要么阻碍”的两种简单僵化观点的弊端,将哲学对物理学成就的影响和德国物理学家群体很高的哲学素养结合起来分析,说明哲学对德国物理学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一种气质、精神上,正是这种气质和精神为德国物理学的发展注入了一种新的特质;在数学方面,通过对不同时期数学和物理学融合程度的分析,证明了发达的数学是德国物理学繁荣和领先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为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语言工具;文化方面,通过对物理学家群体特点的分析联系灿烂的德国文化,作者大胆提出其中蕴涵的Wissenschaft思想和浮士德精神是德国物理学繁荣和领先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