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对虾养殖水体中溶解无机氮组成变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青岛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运用陆基围隔实验法研究了封闭式综合养殖池塘中无机氮的组成变化情况以及 其影响因素.包括精养、半精养池塘中无机氮的组成变化情况以及放养密度对它的影响;不同混养模式围隔中无机氮组成变化的比较;水质调控措施对水体中无机氮的影响;并研究了半精养围隔中环境因子与水体中无机氮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虾池中总无机氮(TIN)及组分(三氮)浓度与放养密度呈一种显著线性相关关系,但放养密度与三氮相对量关系不明显.(2)混养扇贝的围隔亚硝氮、氨氮及颗粒态氮含量明显低于对照及其它混养组,混养杂色 蛤围隔中无机氮含量明显升高.(3)充气(A)、接种光合细菌(P)、接种硅藻(D)这三种水质调控措施都能起到降低水体中总铵氮、亚硝氮浓度及相对含量的作用.其效果P最好,D次之,充气最差.搅塘底有增加水体无机氮的作用.(4)各种环境因子与无机氮呈现出各种关系, 既有线性关系,也有二次函数关系;既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有的因子影响夫机氮浓度,有的则影响三氮的相对含量.
其他文献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既是高等教育的使命,也是每一位高等教育从业者的使命。作为高校汉语教师,怎样认识自己的使命,怎样规划自己的学术人生,怎样定
长蛸(Octopus minor)是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经济头足类,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人工养殖技术还未成熟,长蛸仍为野生群体。近年来,捕捞量的加大使得长蛸自然资源减少。目前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黄斑海蜇(Rhopilema hispidum)、叶腕水母(Lobomema smthi)和拟叶腕水母(Lobonemoides gracilis)等食用水母类是我国传统的渔业捕捞对象,其美味可口,营养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又称武昌鱼,2015年,在我国年产量达79.7万吨,是我国大宗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团头鲂对糖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摄食高糖饲料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和对饲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荧光显微镜计数、氚化胸苷示踪等方法研究了盐度为35的海水闭合系统生物滤器稳定成熟过程中生物膜生物相的组成、变化及系统中三态氮等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蟹类病害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而对中华绒螯蟹的研究主要是在国内,加之中华绒螯蟹颤抖病又是一个新的疾病,国外尚末见正式报道.我们
氨基葡萄糖(G-NH2)是甲壳素的最终水解产物,是一种天然的氨基单糖。本文测定了G-NH2还原能力、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与·OH自由基能力,用以判断其抗氧化性能。结论是G-NH2有较好
以团头鲂幼鱼为研究对象,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团头鲂幼鱼基础饲料,添加不同水平的肌醇以制成含肌醇为0 mg/kg、101.2 mg/kg. 202.3 mg/kg、404.8 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