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政区域地表水环境管理的合作机制研究——以徒骇河德州-济南段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域水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空间整体性,但却包含不同的行政区域,行政区划将这一体化的自然环境人为的分割使得不同区划主体共享同一流域的生态环境资源。跨行政区域地表水环境管理,在目前水污染和水生态日益衰弱的背景下逐步进入公共管理领域的所需研究的重要位置。本论文探讨了国内外地表水环境管理的经验和探索模式,以徒骇河德州-济南段流域环境管理为例,以建构合作机制为中心,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展开,采取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集中以解决地市层面的跨区域地表水环境管理问题为核心,设法避免各自为政的行政弊端,改变等待上级政府调遣的被动状态,充分发挥地市层级的主观能动性,研究跨行政区域地表水环境管理的合作机制的构建。   流域管理涉及到一个复杂的管理体制,不仅有纵向层面上的权力分级,也有横向层面上的权限分化,同时也涉及到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方面利益,所以流域管理必须和明确划定行政权力的区域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跨行政区域水环境管理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科学的认知基础、制度推动力、合理的机构设置与制度安排以实现权力制衡与利益协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以及相应的政策实施保障制度等,各方面的运作要有长效的保障。本研究中阐述了我国跨行政区域地表水环境管理现状和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对徒骇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的个案分析,创新保护思路、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手段,找到构建跨区域地表水环境管理合作机制的基本原则、基本要素与基本路径,构成在小流域管理中完整、高效、高保障、灵活的协作模式,为地市一级的跨行政区域水环境管理做出示范;给日后推行建立省内全流域上下游协调共管的机制,跨其他行政区市的上下游协调、问题解决,甚至于在跨行政区划的大气污染、生物多样性等问题的解决方面做出示范;给国家宏观规划目前进行中的相关研究以实例参考,为国内环境管理事业发展做出好的试点。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音乐审美教育,应具有唤醒审美意识、整合人格的力量”。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素质成为当今教育的重点。小学是人们成长发展最关键的基础阶段,小学音乐教育更是培养孩子审美和健全人格的关键,因此必须对其加大重视力度,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中存在的缺憾。   关键词:湘教版;小
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通过科学地运用微课教学手段,促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稳步提升.重点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手段的方式方法,结合小
目的 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1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体质量180~220 g的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