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初中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2016年起,教育部将初中起始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不仅仅是教材名字的变更,教材的编排结构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形成了栏目与正文相互嵌入的新型排版。众多栏目中,“探究与分享”栏目以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优势展现出非凡的教学价值,以此成为教材中的亮点。该栏目以情境为依托,展现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矛盾和冲突,旨在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鼓励学生正视和揭示成长的烦恼,在不同观点和经验的碰撞中,展开道德探讨与对话,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在课堂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不能敷衍,更不能漠视对“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运用,而是要借助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脚手架”,促使学生积极建构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能力和丰富情感。为进一步提升“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运用价值,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性,本课题以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共159个“探究与分享”栏目为研究对象,从栏目相关概述、栏目内容分析和栏目运用策略三部分对其展开深入研究。首先,“探究与分享”栏目相关概述中,结合著作和期刊等权威文献界定栏目内涵,阐述栏目具有思想性、主体性、实践性的特点,并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三方面研究其运用的理论基础。其次,“探究与分享”栏目内容分析中,采用教材分析法,一方面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该栏目的整体位置编排和五种具体位置关系进行作用分析,并对每单元每课每框每目的栏目数量分布进行统计。另一方面,根据栏目内容指向不同将其划分为思维拓展、情境探讨、体验反思、行为导向和综合型五类,根据栏目呈现方式不同将其划分为材料分析式、插图式、表格填空式和直接提问式四类,并结合实例对其进行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该栏目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科知识理解、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建构新型课程形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教学价值。最后,“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运用研究中,对道德与法治教师运用栏目提出突出栏目辅助地位、学会取舍整合栏目,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选用恰当教学方法和完善活动评价机制等基本要求,在遵循这五点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五种不同类型栏目分别提出运用策略,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一线教师的访谈记录展示具体的教学设计,以期为实践教学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