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死亡精神损害赔偿方法研究

来源 :青海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zhe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障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已成为现代法治社会制定与实施法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新的《国家赔偿法》开辟了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新篇章,使得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目前在刑事侵权中受害人的精神损害仍不能得到法律支持,在热议中本人选择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死亡精神损害赔偿方法研究这一题目,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本论文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死亡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的可行性为切入点,借鉴国外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死亡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并结合我国实际,得出我国应选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这种方式来维护死者近亲属的精神权益。接下来又借鉴了我国《继承法》中关于近亲属以及法定继承的相关规定,研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死亡精神损害赔偿方法,限定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死亡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人范围,并以请求权人总体为单位限制精神损害赔偿之最高额,以请求权人个人为单位限制精神损害赔偿之最低额,最后结合“分档法”计算赔偿数额。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主权财富基金发展迅速,成为国际金融和投资领域重要参与者,在国际立法层面,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统一立法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立法努力尚未形成正式的法律文件。对我国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第三方制度是一项独具特色的制度。根据《关于争端解决的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的规定,赋予了第三方以广泛的权利,世界各国都在牵涉本国贸易利益的争端中积极以
程序选择权是程序主体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和直接体现,因其涉及当事人的处分权,故在民事诉讼中运用较为充分。对于强调国家本位的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的赋予则往往受到怀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