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口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常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将听、说、读、写、译几项基本语言技能划分为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两个部分。听和读是输入,说、写、译是输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也不断增多,这势必使教师和学生更加注重语言的输出。尤其在职业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以满足职业需求,已成为师生所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无论从学术角度还是学生就业角度来说,提高高职学生口语能力变得尤为重要。作者正是从实际教学的迫切需求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输出驱动假设对高职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影响。输出驱动假设是文秋芳(2008),在Swain(1985)年提出的输出假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情而提出的。文秋芳认为相比于输出假设,输出驱动假设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它更进一步的认识到了输出是职场交际活动的主要形式且明确指出了它对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她还建议将分项教学和综合技能结合的教学法应用于英语专业技能必修课。本文以文秋芳的输出驱动假设为理论基础,主要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围绕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这个问题展开实证研究。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以下两个问题:(1)目前高职学生英语口语教学存在哪些主要问题?(2)输出驱动假设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有哪些方面的影响?本实验中作者将第二个问题细化为两个子问题:(1)输出驱动假设对学生英语口语成绩的影响;(2)输出驱动假设对学生口语输出准确度、复杂度、流利度的影响。本文实验的对象是邵阳市某校大专三年级初等教育专业中两个平行班的学生,作者通过分别对30名老师及大专三年级中随机抽的1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对平行班中随机抽取的100名学生进行两次测试,历时两个学期。在实验前,作者通过问卷和实验前测分析了学生在英语水平、口语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在实验过程中,对照组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在实验组则引入输出驱动假设,增加学生讨论,预设情景,编写,表演对话,内容复述等以输出为目的的练习。实验后对两个班级进行测试,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得出两个结论:(1)目前高职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教师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师调查问卷数据显示高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陈旧;教学中不重视口语教学策略;课后不重视教学总结及反思。另一方面学生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问卷及测试所得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思想上不重视输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基础薄弱、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不牢靠、缺乏口语学习策略等问题;(2)经过两个学期的对比教学,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口语测试成绩相差显著。根据实验结果得出输出驱动假设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输出的准确性、流利度、词汇的复杂度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口语学习的积极性。本研究结果指出了高职英语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实验证明了输出驱动假设对高职学生的口语在语音语调、内容的复杂度、流利度等多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及提高其英语口语教学水平提供了方向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