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人本身的追问是一切思考的出发点,也是一切思想与理论的落脚点。在现代社会,人被认为是脱离了泛道德化人格的自然人、理性人、经济人。不可否认,这种“人”的观念是近代西方个人观念传入的结果。不过,这种观念被中国社会理解、接受也需要传统思想资源的接榫。在传统思想接榫西方个人观念的过程中,“肯定人欲为正当”是一个核心观念,传统思想中这一观念在戴震的理欲思想当中得到了彻底表达和充分证成。戴震理欲思想是在批判异化为“吃人礼教”的理学道德帷幕基础上形成的。程朱理学纠结于“理欲之辨”并过分强调“理”的普遍性与绝对性,尤其是元朝以后,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和科举考试内容的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利用,终于成为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封建礼教。明清以来对于理学压抑人性的批评不断发展,戴震理欲思想正是这一反理学思潮的理论总结。戴震认为“理”只是事物区别各自的客观规律,而不是“得之于天而具于心”的天理。同时,戴震提出“性”就是世间万物之成为自己本身的属性。于是,戴震将人性善解释为人性所具备的心知具备道德辨别能力。戴震对于人欲正当化的论证包含了四个层面。其一,戴震认为人的自然欲望是客观存在因而是不可消灭的;其二,戴震认为人欲不仅不是理学所谓的恶,反而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动力;其三,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戴震提出并不是抽象的天理决定人的自然欲望,而是具体的人欲决定理的内容;最后,戴震认为强调“心知”具有节制不当人欲的能力。戴学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清代思想家如凌廷堪、阮元等人“以礼代理”以及龚自珍“尊私重情”的思想都受到戴震理欲思想的影响。其证成人欲正当性的启蒙意义在近代也受到重视,经过刘师培、梁启超、胡适等人的阐发,成为“新人”建构的重要理论资源。其一,戴震对人欲正当化的证成是破坏旧道德人性论的重要理论资源。其二,戴震彰显人性中“智”的因素成为新自然人性论建构的关键因素。其三,戴震义理思想的反程朱特色给近代思想家们反对封建礼教、倡导人性自由以极大的精神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