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钨和钨铼合金中辐照损伤的模拟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危机日益严峻,核聚变能作为一种清洁安全的能源,若能实现大规模的利用,则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但由于核聚变反应堆中的第一壁面对等离子体材料长期处于14MeV高能中子的强烈辐照条件下,其性能将会极大的退化,因此对第一壁面对等离子体材料的选择特别关键。金属钨因具有高熔点、低氚滞留和低溅射刻蚀率等多种优良特性而被视为未来聚变反应堆中最有可能全面使用的第一壁面对等离子体材料。在高能中子辐照的情况下,钨因为核嬗变反应会生成铼、锇和钽等嬗变产物,并在辐照环境下诱导析出钨铼σ相和χ相,导致钨材料发生明显的硬化和脆化现象。因此,研究辐照条件下嬗变元素铼对金属钨中缺陷产生和微观结构演化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首先模拟了纯钨体系在低能下(1~40keV)的级联碰撞过程,并将辐照过后产生的稳定的Frenkel缺陷对的数量与先前研究者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有效地验证了当前我们研究所使用的势函数能准确的进行级联碰撞模拟。其次我们重点模拟了纯钨和钨铼合金体系在高能下(100~300keV)的级联碰撞过程,分析了初级碰撞原子能量和替位铼原子浓度对稳定的Frenkel缺陷对、缺陷团簇和位错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纯钨和钨铼合金体系中,辐照过后产生的稳定的Frenkel缺陷对的数量随着初级碰撞原子能量的升高而增加,随机分布的5%和10%替位铼原子的浓度几乎不影响稳定的Frenkel缺陷对的数量和缺陷团簇分数,但导致间隙团簇中铼原子富集,降低其迁移率,影响钨铼合金体系中辐照诱导缺陷的长期演变;在纯钨和钨铼合金体系中,辐照过后产生的间隙型位错环以伯格斯矢量1/2<111>类型为主,其次为混合的1/2<111>-<100>类型,几乎没有纯<100>类型的间隙位错环形成;辐照过后观察到了大空位团簇和不完整的空位位错环,没有形成完整的空位位错环;与纯钨体系相比,铼原子在间隙缺陷团簇中偏析引起的钉扎效应导致钨铼合金体系中的1/2<111>间隙位错环的迁移率降低,抑制了间隙位错环的生长;高能级联碰撞导致次级联效应,还诱导出一种独特的间隙位错环结构:位错环具有相同的伯格斯矢量,但位于不同的惯性平面上。
其他文献
自1972年日本学者发现TiO2在光照下可实现水的光解之后,在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光催化技术已在众多领域取得了发展,特别是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以及二氧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大量消耗,特别是煤炭燃烧产生的SO2、H2S等污染性气体,对环境、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日前,褐煤、长焰煤等低阶煤资源成为煤
背景及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参与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的发生,可能的一个原因是斑块不稳定形成局部血栓或产生微栓子阻塞远端血管引发了脑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属于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具有促进婴幼儿脑部的发育、保护视力、预防心脑血管疾
近几十年,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居住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半导体光催化技术以其高效、环保、低成本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当前最有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分析方法被研究出来,高效液相色谱(HPLC)作为众多分析分离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石油化工、医学、食品检测、医药和生命科学等众多科研领域有着
本文研究了如下Davey-Stewartson系统(简称DS系统)爆破解的动力学行为其中u=u(t,x):[0,T)× R2→C是复值函数并且0
海洋大开发和核能发电的推广,使得水下焊接修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焊接质量好、修复效率高的先进焊接方法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同轴送粉式激光增材技术是以高能激光束
近几十年来,非局部扩散系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行波解是研究的一个重点.这是因为行波解可以解释自然界中的有限速度传播和振荡现象.然而行波解不能完全理解非局部扩
随着全球化贸易的日益增多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这意味着制造型企业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赢得更多的客户,获得更高的利润。生产、库存和配送是制造业的三大基本模块。多数学者将这三个问题单独研究。然而,将生产、库存和配送问题联合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整体利益,实现高效高收益的供应链。目前,由于高库存会导致成本增加以及产品流通时间的延长,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按单生产(Make-to-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