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AFLP分子标记测定了6个地理种群桑天牛的遗传多样性,建立了基于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基因组的AFLP最佳反应体系,并对不同地理种群的桑天牛遗传基因进行酶切、连接、扩增、电泳等,利用PopGen 32软件来揭示其遗传多样性,旨在揭示桑天牛种群的遗传结构,为桑天牛的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不仅可以揭示桑天牛不同种群间的遗传关系,而且还可以为探讨桑天牛各主要危害区的虫源关系、发生机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改善和提高桑天牛的预测预报和监控技术水平以及遗传控制策略提供借鉴意义。研究结果如下:①建立适合的AFLP反应体系研究桑树主要害虫桑天牛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从分子水平分析害虫的系统发育和开辟害虫防治新途径。对提取的桑天牛成虫基因组DNA预扩增中的Mg2+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酶用量以及选择性扩增中的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dNTP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和Taq DNA聚合酶的酶用量等进行单因素试验,优化反应体系。确定预扩增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为15.0×10-4mol/L、dNTP浓度为15.0×10-5 mol/L、引物浓度为10×10-7 mol/L、Taq酶用量为1 U;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中的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为40倍,dNTP浓度为15.0×10-5 mol/L、引物浓度为5.0×10-7 mol/L、Mg2+浓度为15.0×10-4mol/L、Taq酶用量为1 U。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扩增得到了条带清晰的桑天牛AFLP图谱。②采用AFLP技术,对6个桑天牛地理种群DNA进行扩增,5对引物组合共得到扩增条带数241条,其中多态性条带数196条,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1.33%,其中杭州种群具有13条特异条带。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是:来自河北省的4个地理种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703;浙江杭州种群与河南济源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397 2,二者与河北省4个地理种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418 2、0.3334。聚类分析也显示,地理上相距越远,桑天牛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