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技术手段飞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由最初有限的应用范围扩大到了目前几乎所有与空间信息有关的应用领域。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地理信息系统理论的不断完善,导致了各种功能强大的商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出现,大量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出现,又促进了地理信息系统向各个应用领域扩展。另一方面,随着三峡库区蓄水的日益临近,库区的地质灾害问题,如滑坡、崩塌日益突出,国家甚至拨出40亿专款来治理库区的地质灾害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将最新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到地质灾害研究就显得非常迫切。 本文针对地质灾害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灾害危险性评价,以万州滑坡地质灾害为例,尝试在滑坡危险性评价中融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解决过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效率低、精度差、费时费力等问题,实现滑坡地质灾害的信息化、科学化。在本文的研究中,构建了一个以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基础,利用逻辑回归分析法和信息量法,进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过程。文中使用50m×50m的评价单元,分别使用逻辑回归分析法和信息量法,对万州主城区研究区进行了滑坡危险性评价,最终得到的危险性图与已有的滑坡分布吻合良好。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下列成果: (1)针对万州的山地环境,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基于GIS的危险性评价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流程。包括问题分析→指标体系建立→评价因素在GIS环境的准备→危险性评价数据库建设→危险性评价模型分析评价分析→危险性评价结果的确定和GIS显示。 (2)总结出了GIS和专业统计分析软件协同工作、进行数据转入转出联合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3)在研究中充分利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摸索出了利用栅格数据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流程。 (4)成功的将逻辑回归模型和信息量法用于滑坡危险性评价,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5)通过使用两种危险性评价方法,得到危险性图,对其分析发现两种评价的结果都显示,万州主城区危险性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苎溪河两岸和长江的左岸,这与实际的滑坡分布基本吻合,这充分说明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实践证明,基于GIS的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与传统的基于纸质地图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相比,更加快速、高效,结合合适的评价模型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使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向模型化、定量化和现代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