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方言的声调分析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krri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最新软件对罗山方言的语音和音系现象进行了描述,并且用音系学最新理论—优选论对其音系现象进行了解释。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即单字调、双字组的连读变调以及两字组和三字组中的轻声表现。 文章第一章系统描述了罗山方言的音韵系统的特点,并介绍了前人对罗山方言的有关研究。第二章是罗山话语音系统的实验语音学分析。本文采用Cooledit录入语料,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最新研制的录音软件Praat进行分析,该软件能明晰的提供输入语料的时长、基频和五度值。实验结果表明,罗山话中有四个单字调: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罗山话两字组连读变调在前人的研究中均未涉及,为本文的新发现,情况如下: 阴平+阴平→阳平+阴平 去声+阴平→上声+阴平 去声+阳平→阴平+阳平 去声+上声→阴平+上声 去声+去声→上声+去声 对罗山话的轻声的研究也是本文的创新。罗山话两字组的轻声为后字,其起点与前字终点协同发音,属语音学范畴;其终点始终为缺省值L,属音系学范畴。三字组S+N+S中的轻声起点与前字终点协同发音,轻声终点受前、后字调类影响。S+N+N中后字轻声终点始终为缺省值L,而中字只有在上声后为高调,其他情况也为默认低调。 第三章采用以制约条件为基础的优选论对罗山方言的音系现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优选论可以对罗山话两字组的连读变调,两字组和三字组中的轻声表现作出合理的解释。 最后是文章结论部分,指出本研究中尚存的问题,并提出将来研究的课题。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效率得到了整体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对司法事务界提出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社会的发展引起的多元化、复杂化和技术性涉案难题,使得当事人和
威宁县马家水库为一天然高原岩溶洼地,左岸洼地、落水洞、岩溶管道等排水通道极其发育,地下水以岩溶管道型及溶隙型渗漏方式向远端低邻谷排泄,库首地下水以溶隙型渗漏形式向
<正>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弹拨乐器。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地开始至二十世纪中后期,筝这件乐器在其漫长的,动态演变过程中,乐器不断改革,技法不断丰富。尤其是近代以来,传统的演奏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和交易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当前会计制度和市场环境下,剩余收益模型比股利贴现模型和贴现现金流量模型更为有效,并且我国证券市场效率正在逐步提
方兴未艾的基础教育改革为信息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反过来,信息技术的介入也对基础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一新形势,我们需要慎思和定位信息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B192井在中生界延长组长63层试油时获天然气约3万m3。通过对天然气成分分析,认为存在少量气顶气,同时生产过程中有大量溶解气游离析出增加了气量。根据
预设是逻辑学和语言学共同关注的话题。语言学中,学者们对汉语单句预设的研究和对汉语复句预设的研究是不平衡的,多数关于预设的研究,讨论的都是单句的预设,而较少关注复句的
数词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时至今日,数词的研究仍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还存在巨大的研究空间。《算经十书》是中国汉魏以迄隋唐十部数学著作的总称,包括《周髀算经》、《九章算
纳西族的东巴文,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一种仍在使用的原始文字,被称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用纳西东巴文字写成的东巴经,记述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的生产活动和思想文化,是古代纳西族
本文主要讨论了汉语中动词“出”带宾语的情况。文章以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为理论背景,辅以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对“出”+宾语进行尽可能详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