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蚀模式激光推进的机理及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q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推进是利用高能激光与工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飞行器前进的一种新概念推进技术。与传统的化学推进相比,激光推进在概念上的创新主要可归结为两个分离:1、工质和能量的分离,2、飞行器和能源系统的分离。从是否消耗自身携带工质看,激光推进的驱动模式可分为两类:大气模式和火箭烧蚀模式。本文就火箭烧蚀模式激光推进进行探讨,采用模型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实验研究等几个方面,从物理、力学的角度深入研究烧蚀模式激光推进的物理机理和力学规律,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以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的动态物理过程为线索,分析了烧蚀模式激光推进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划分为三个过程阶段:①靶材料表面的受热气化过程;②靶面蒸气与入射激光的相互作用并使得蒸气继续电离、升温的过程;③靶面蒸气等离子体的膨胀运动过程。激光烧蚀压力和冲量耦合系数是衡量激光推进效应的重要参数,详细分析了基于LSD的激光推进效应力学模型。 介绍了一维辐射流体动力学代码MEDUSA,给出了MEDUSA程序的主要计算流程图。采用MEDUSA程序对单脉冲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的动态物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一维情形下等离子体各参数(粒子速度、密度、温度)的随时间以及空间的变化,并给出了动态烧蚀面(激光束与固体靶的作用面)压力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烧蚀压力随时间积分的方法计算固体靶所获得的作用冲量,分别计算了铝靶材料和C-H靶材料在不同激光参数条件下的推进性能。计算得到的冲量耦合系数与实验结果以及经验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采用一种平均电离度的简易快速计算方法并由此给出等离子体状态方程,以及具有五阶精度的加权本质无振荡差分格式-WENO建立了烧蚀模式激光推进数值模拟程序,考虑了入射激光与固体靶的相互作用,着重于激光与固体靶面蒸气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与能量耦合,用于模拟激光作用于固体靶产生等离子体喷射的全过程,包括固体靶表面吸收激光能量气化、电离产生等离子体,入射激光与靶面等离子体的能量耦合及能量屏蔽,靶面的后续动态烧蚀。进行了以下几个方
其他文献
一向擅舞知识产权大棒的美国微软公司,近日在宁波一家小小的眼镜厂商面前栽了个大跟斗。  2003年2月,宁波视窗眼镜公司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了一个“WINDOWS”英文商标。不料这个商标引来了微软的律师信。2003年10月,微软公司认为自己是世界驰名的软件开发商和品牌,其“WINDOWS”英文商标已经成为微软公司的象征,而宁波视窗眼镜申请的“WINDOWS”商标,容易引起消费者对其销售的眼镜产品来源的
为了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移动目标的室内定位精度,采用插值算法与信号传播通道模型相配合,结合X-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提出了移动目标实际位置的计算方法.通过该方法计算
旨在给面板堆石坝的设计提供有效的技术参数,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坝体分区以及面板与分缝的结构形式,数值模拟了面板堆石坝三维渗流问题,利用邓肯一张E—B模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
本文依据原始资料和实测数据,论述了我厂自行设计制造的转叶式电液舵机的构造原理和工作性能,介绍了超精磨新工艺在制造过程中的应用。通过与国外同类产品对比和实船应用,证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利用改进的BP算法:Levenberg-Marquardt优化学习方法,以分子连接性指数等作为分子描述参数,对烷烃在各种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进行预测.计算值与实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为了研究钾钠铌酸锶钡KNSBN晶体的全息存储特性,设计了相关实验结构,通过改变物光与参考光在KNSBN晶体中形成的体相位栅的位置,研究了体相位栅在晶体内不同位置对体全息再现
介绍了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和RAMS的发展现状,给出了RAMS管理的人员组织结构和内部审核管理,并根据实际需求,提供了在具体的RAMS活动中,经常采用的的RAMS管理方法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