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IEF)、麦-吉疼痛问卷(MPQ)探讨整脊推拿法对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的干预效果,为亚健康的临床预防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及治疗方案。方法:使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相应干预措施。患者在纳入第l天、治疗2个疗程(12次)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时各采集、记录一次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IEF)、麦-吉疼痛问卷(MPQ)。根据主要症状及背部体征的积分变化,采用尼莫地平法评定各单项指标干预前后症状量表积分改善率。数据统计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躯体疼痛性亚健康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WHOQOL-BRIEF、MPQ、背部体征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MPQ的比较:①治疗组病人治疗后PRI、NWC、PPI指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整脊推拿治疗后,疼痛评级指数、选择词总数、现时疼痛强度得到明显改善;②对照组病人治疗前后PRI、NWC、PPI指标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说明针刺组,疼痛评级指数、选择词总数、现时疼痛强度未得到明显改善;③两组病人治疗后PRI、NWC、PPI指标改善的比较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整脊推拿方法在MPQ相关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3.两组病人治疗前后WHOQOL-BRIEF得分比较:①治疗组病人治疗前后WHOQOL-BRIEF得分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10分为改善,说明经推拿后,生存质量得到提高;③对照组病人治疗前后WHOQOL-BRIEF得分无改善,统计学无差异(P>0.05);④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10分为稳定,说明经针刺后,生存质量未得到明显改善;⑤两组病人治疗前后WHOQOL-BRIEF得分比较及两组病人治疗后WHOQOL-BRIEF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4.脊背部特征改变:①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脊背部特征均无明显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但整脊推拿组在有效率上明显优于针刺组。结论:推拿作为有效、经济、绿色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亚健康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上取得了肯定的效果。通过整脊推拿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躯体疼痛性亚健康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这类患者向健康状态转化,并为推拿治疗亚健康患者提供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