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晶石在工业生产中有具有重要的用途,用途广、需求量大。随着品位高杂质少的蓝晶石富矿日益枯竭,探索品质低、杂质多的低品位蓝晶石矿的选矿方法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论文对甘肃某蓝晶石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磨矿试验研究,酸法浮选、碱法浮选研究,最终通过干磁选—重选—浮选—强磁选的联合浮选流程,获得了符合要求的蓝晶石精矿。 甘肃某蓝晶石矿主要化学成分为Al2O319.37%、SiO263.76%,Fe2O3含量为7.37%,铁含量较高,主要存在于黑云母、石榴子石中。蓝晶石嵌布粒度较粗,但与脉石矿物共生关系复杂。有效分离蓝晶石与脉石矿物,并降低精矿铁含量是本课题的重难点。 磨矿试验表明,适宜的磨矿方式为棒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0.09%;高梯度磁选除铁效果较好,除铁率为79.05%,可用于去除浮选精矿中的铁,最佳试验条件为:脉动频率为800r/min,磁场强度为1.0T;原矿中含有大量云母类矿物,在蓝晶石浮选前反浮选云母可脱除部分云母类矿物,但会造成蓝晶石的损失,降低精矿蓝晶石回收率,反浮选十二胺用量为120g·t-1。 碱法浮选以油酸钠做捕收剂,原矿经过一次云母反浮选,两次云母扫选,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一次高梯度磁选试验流程,获得的蓝晶石精矿Al2O3品位为48.00%,回收率为16.04%,碱法工艺难以获得品位高、回收率高的蓝晶石精矿。 酸法工艺以石油磺酸钠作为捕收剂,原矿经过一次反浮选,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一次高梯度磁选,最终得到蓝晶石精矿Al2O3品位为54.75%,回收率为15.25%,精矿品位接近但仍未达到LJ-55的要求,且回收率低。 干磁抛尾和螺旋溜槽抛尾可在浮选前除掉部分脉石矿物,-2mm的原矿经过四次干磁抛尾,磨矿至-0.15mm占50%后螺旋溜槽抛尾,对于降低浮选时矿浆中脉石矿物和铁含量具有良好的效果。最终,原矿采用酸法浮选,经过干磁选—重选—浮选—强磁选开路流程,获得了合格的蓝晶石精矿,最终得到精矿Al2O3品位为58.74%,回收率为20.97%,蓝晶石品位为95.26%,回收率为75.53%,精矿Fe2O3品位为0.85%,达到中国冶金行业标准LJ-55对蓝晶石精矿Al2O3品位的要求。 机理研究表明,酸性条件下(pH为3~4),石油磺酸钠对于蓝晶石和石英纯矿物的选择捕收性较好;实际矿物浮选中Fe3+、Al3+活化石英,使石油磺酸钠的选择性降低,可用柠檬酸来抑制被活化的石英;石油磺酸钠在蓝晶石表面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