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701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与实践”对于维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发现,在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背景下,教师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缺乏结构化教学的视角;2)缺乏系统的、结构化的教学实施过程;3)缺乏一致的、分层次、兼顾全体与个体的可视化的、可测评的教学评价体系。鉴于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策略。首先,针对教师在教学主题和内容选择的局限性,提出了教学设计策略,即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教学资源,为主题选择提供参考;其次,针对教师在教学组织和实施上实践性、问题性、趣味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教学实施策略,即教师应结合学情线上测评和分析,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使概念解读可视化、学生分享即时化、活动内容丰富化;最后,针对教师在学生表现及成果的评价缺乏系统性、层次性的问题,提出了教学评价策略,即建立评价维度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对象多元、评价方式多元的数学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形成纸质化与电子化记录一体化的评价档案。基于以上教学策略,选取了不同学段的典型课型,从教学要求、教学结构、注意事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案例研究,尝试建构一般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其他文献
国家海洋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国民特别是中学生海洋意识不足,高中阶段对学生普及海洋教育就成为了迫切的需要。地理学科对于学生树立海洋意识,掌握基本的海洋知识都具有独特的作用;另外,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考虑融入科学发展观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海洋意识教育等,注重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因此,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通过融合多个相关学科,以此来普及海洋知识,让海洋国土的观念深植高中生心中,成为一
混合骨料充填体强度受混合骨料配比、充填料浆质量分数和水泥掺量等多因素影响。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最佳充填配合比,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RSM-BBD)开展了混合骨料充填配合比试验。以河砂占比、料浆浓度和水泥掺量作为影响因素,以充填体7 d、14 d和28 d强度值作为响应量,构建了不同养护龄期的充填体强度试验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混合骨料堆积密实度随着河砂占比
目的 了解传染病专科兼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为其有效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医院2016年1月—2021年3月发生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发生108例次职业暴露,护士比例最高,其次为医生和实习护士。暴露类型中锐器伤占比最高(74.07%),血液体液喷溅/污染(17.59%),其他占比为8.33%。源患者中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占比为60.19%,乙肝患者占比为26.85%
针对电解镍板在电解过程中溶解不均匀、易钝化等缺陷,金川集团生产了一种活性很高的含硫电镀专用镍角。通过阳极极化曲线、电位-时间曲线研究了镍阳极中S元素对电化学溶解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镍阳极溶解的微观形貌,采用连续电化学溶解法计量残渣量。结果表明:镍阳极中的S元素降低了阳极的溶解电位和残渣率,提高了溶解活性,使阳极溶解较均匀,无明显的孔洞。
<正>徐渭的"热度"大约源起于一场有关名人名言的讨论。说是清代画家郑板桥极为推崇徐渭,自命为"青藤门下牛马走",还将它刻成一枚私印。这段掌故记载于袁枚的《随园诗话》,话不一定是郑板桥亲口说的。然而袁枚是大家,似乎并没有理由捏造。只是后人"翻箱倒柜",到底还是没有在板桥的作品中发现此印的存在,弄得一时争论鹊起。郑燮到底说没说过这句话已经不重要,人们所钟爱的是这种古怪的自我调侃,以及调侃里别致的谦逊,
期刊
文章简要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融合要点:相互协作、相互鼓励、明确分工;探索了合作学习融合课堂的具体思路:制定合作规则、合理进行分组、把握合作融合时间、发挥教师角色功能等;结合实际案例教学,分析合作学习的积极价值,以期解决合作教学的各类问题,营造优质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合作能力,达到实践教学效果。
矿渣基胶凝材料因其强度高、成本低、流动性好等优势,正逐步取代水泥成为金属矿山尾砂充填胶凝材料。目前,矿山使用的矿渣激发剂为硫酸盐、碱金属盐、硅酸盐等若干种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然而,大量研究表明,硅酸钠是矿渣活化最佳激发剂。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硅酸钠模数、激发剂浓度以及矿渣细度为变量,以充填体强度和成本作为优化目标,对碱激发矿渣充填材料组分配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矿渣细度对试件3 d
针对金川三矿区3中段协同开采期间分段巷道破坏严重的问题,运用地质统计方法调查了各分段巷道的破坏特征;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构建三维数值模型,并对协同开采中各分段巷道变形特征、围岩破坏范围、应力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中段协同开采扰动下分段巷道破坏理论分析模型,探讨了分段巷道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协同开采扰动和原始地应力的共同作用下,1330 m分段巷道整体变形破坏最为严重,1110 m
针对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贫矿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探索了低成本分段崩落采矿技术与工艺。通过对端壁前倾、均匀出矿、双漏口铲矿、回采分段、进路间距等的优化研究,获得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优化参数:沿矿体走向布置成东西两个回采区,以8勘探线为界,分别向东、向西后退回采;采用天井钻机一次形成100 m切割天井;各分段在切割平巷内凿上向平行孔,并以切割井为自由面,在回采爆破的首排孔前一段爆破,形成切
介绍了某企业钠碱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针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逆喷管堵塞、上液管道振动及压滤系统污泥黏稠等问题,通过对烟气温度、逆喷管结构、结晶机理、管道冲击力、混凝剂及絮凝剂特性等进行分析,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实施后问题得到改善,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