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研究进行的地区,多数英语教师必须直面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峙,而高考又对高中英语教学施加反拨作用,致使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大行其道,高费低效。 为寻找更佳出路,基于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与其它阅读理论,整合出英语泛读教学法(Extensive Reading Approach),旨在替代传统教学法。 针对上述问题,该论文作者进行了为期近3年的教学实验并在此文中陈述其实验设计、结果和启示。实验班(45人)与对照班(45人)课堂上都根据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使用高中英语课本(SEFC),不同之处在于实验班按泛读教学法授课,并在课外阅读50本系列分级读物和《二十一世纪》周报及《二十一世纪》周报高中版,强调多种阅读策略和任务的学习实践。通过分析一次期中考试成绩,二次期末考试成绩,2002年高考成绩,问卷调查,访谈及课堂观察,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泛读教学法能提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第二,泛读教学法有利于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增加合格英语学习者的比率。 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引言,主要陈述本研究进行的地区内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本研究的重要性—即通过让学生大量接触外语阅读材料,把学生从繁重的机械练习中解放出来,以发展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国内外十多位研究者或教育家对泛读进行研究,证明泛读(至少,使用分级读物)能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一套目标语的语言模式,以便学生把它们融于语言能力,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章详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克拉申的输入假说认为语言习得仅仅依赖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输入的语言总是略微超出语言学习者的当前水平,但必须包含学习者通过情景线索理解的内容。因此,凡是能提供可理解输入的教学法便是成功的教法。情感过滤假设认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而且要创造低情感过滤的学习环境。高效的语言教授者应该能提供语言输入并使其在低焦虑情景被理解。语法翻译法和受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及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法都推崇一种被动的“自下而上”阅读过程。心理语言学家,特别是凯尼思·古德曼,倡导“自上而下”的理念。近期研究,如交互阅读模式、社会阅读理论以及批评阅读理论都把阅读看作“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过程的结合。 第四章展示泛读教学法。主要内容有精读与泛读的关系、教学的有效性、阅读策略、阅读任务、语言知识学习以及课后阅读。 第五章关于实验研究,包括实验假设、受试者、实验方法、测量手段、数据分析、讨论和结论。 第六章指出本研究的两条启示。第一,在课后很少或没有机会与外语接触的学习环境下(如中国的外语教学环境),泛读教学具有增加学习者外语能力的巨大潜力。第二,本研究支持脱离传统教学法的尝试,对于有志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中学英语教师,该研究也许有助于启动泛读教学的深入研究,教授学生使用过程为主的策略,建立认知和元认知能力,成为独立的读者。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阅读理论;阅读策略与任务:泛读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