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叶片称重排序系统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zhilun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空发动机被认为是飞机的“心脏”。发动机叶片的主要功能是压缩空气,为飞机提供持续的动力。由于叶片工作环境恶劣,载荷复杂。因此叶片是发动机部件中需要重点检测的对象之一。发动机叶片在工作中,会产生振动及噪声。如果叶片重量不平衡,会带来更强烈的振动和更剧烈的噪声,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现阶段,航空制造业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航空发动机叶片称重排序的工作方式,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效率。为了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发动机工作中的叶片动态平衡,减少发动机振动及噪声,提升叶片称重排序工作效率,设计了一套航空发动机叶片称重排序系统。该系统由工业机械臂来对发动机叶片进行夹取,放置等操作,利用高精密电子秤实现对叶片重量的精准测量,工业摄像机拍摄叶片图像用于叶片编号识别,而这些硬件设备统一由上位机控制。本文首先介绍了硬件模块总体设计,接着选取了高精密电子秤、工业相机、机械臂和工业上位机等良好的硬件设备,并对硬件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设计。接着对拍摄到的发动机叶片编号图片进行了裁剪、灰度化、平滑滤波、二值化等预处理过程,并对比选取了最合适的预处理算法,对深度学习框架做了简单介绍后,又详细介绍了Alex Net卷积神经网络以及航空发动机叶片编号识别的整个训练流程,最后给出实验结果与分析。在Windows平台上选取了合适的编程环境,确立了上位机系统软件总体流程,细化了各模块程序设计,设计了设备间通信方式以及系统容错方法。最后搭建了一套模拟实验环境,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分析,得出实验结果。最终实现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称重排序系统,该系统对叶片的称重误差在0.01g范围内,基本上能完全正确识别叶片编号,能够满足航空公司基本需求。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我国“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的出台,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陕西省在“十三五”规划目标中,每年高速公路建设需求约合101亿元,给建设单位带来了庞大的融资压力,同时又形成营业收费与运营开支严重不平衡的债务问题。MUE交通建设集团是陕西公路建设的龙头企业,近年来进入了还款高峰期,偿债压力逐年递增,债务风险显著提高。因此,在寻求新融资模式的同时,集团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有效化解历史遗留
学位
学位
随着铁路交通快速发展,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传感器、信号灯等轨旁设备被大量使用。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铁路沿线进行临时施工时,铁路沿线安全检测设备供电始终是一个问题。传统上,轮轨检测装置是使用蓄电池作为电源,但是蓄电池有污染环境、需要定期人为更换等弊端,因此探索出一种可以替代蓄电池为安全检测设备供电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仿生折叠翼机构的光伏自供电方案。首先,基于仿生折叠翼机构的太阳能采
随着我国不断加大铁路建设投入,路网规模逐步扩大,到2020年底,江苏省将基本建成“三纵四横”高速铁路网,让高铁成为支撑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因此,如何在高速铁路成网的背景下,以及合理利用既有的设备设施条件下,创新旅客运输组织方法,充分挖掘高速铁路运输能力,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江苏省高速铁路路网特征、通过能力利用现状以及列车开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高速铁路网络化趋势下,
在我国的城市配套和工业设施中,排水管沟/管道随处可见,用途广泛。为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管沟管道的维护成为不可缺少的工作。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对排水管沟/管道的检测需要多人参与,多单位协同,费时费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将机器人技术运用到隧道排水管沟的检测中来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根据管沟检测机器人的需求分析确定了其系统组成,利用Solid Works对管沟检测机器人各组成部分进行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作为一种能够直接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具有环保、高效、重量小等特点,可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小型集中供电与分散式供电系统。然而,目前限制着PEMFC商业化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制作成本较高,二是使用寿命较短。PEMFC的使用寿命受运行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压力等操作条件与运行工况的影响。本文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资金需求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入运营后的巨额补贴,给地方财政增加负担,因此应重视和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化发展。本文依托大量工程实例,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土建工程费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计算的编制提供参考指标,为选线优化提供可计算模型。本文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本文统计已建或已批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数据共计96组,包含地铁、有轨电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公共、绿色、速达、准点、舒适等优点,逐渐成为我国城市交通体系的骨干力量,运营里程年年攀升,网络化程度也逐步提高。在市民出行对城市轨道交通交通出行依赖性提高的背景下,提升其服务水平也逐渐被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日常运营中,突发事件是难以预测且普遍存在的,突发延误的产生将轻则影响一条线路的正常行车秩序,重则大面积传播延误,造成多个线路和站点客流堆积、车站组织困难。为了在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