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增温和酸雨对冬小麦—大豆旱作农田CO2和CH4通量的影响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y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暖和酸雨是当今全球重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农田生态系统在全球温室气体收支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研究增温和酸雨条件对旱作农田CO2、CH4通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开展了两个大豆生长季和一个冬小麦生长季的试验。实验共设置:对照(CK)、增温(T)、酸雨(S)和酸雨+增温(ST)四个处理。通过红外辐射加热管对试验小区进行每天24小时不间断模拟增温,叶面和土壤均增温约2℃。酸雨处理pH值为1.0,每两周浇灌一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作物系统及土壤CO2和CH4通量。本研究为客观地评价增温和酸雨的生态效益,预测增温和酸雨对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增温(T)、酸雨(S)和酸雨+增温(ST)与对照(CK)相比,均没有改变土壤-冬小麦系统及冬小麦田土壤的CO2和CH4通量生长季变化规律。在土壤-冬小麦系统C02通量方面,T、ST在返青期均显著增加了C02平均排放通量,S与CK相比无明显差异。从CH4通量来看,T在返青期显著减少了土壤-冬小麦系统CH4累积吸收量,其他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冬小麦系统的白天C02通量有着较明显的变化规律,增温处理没有改变其变化规律,系统的白天CH4通量则呈随机性变化,增温处理同样没有改变这一规律。从土壤C02通量来看,T在成熟期增加了土壤C02排放通量,ST则在拔节-孕穗期增加了土壤C02排放通量,S与CK相比无明显差异;在土壤CH4通量方面,与对照CK相比,S在抽穗-灌浆期和全生育期显著增加了土壤CH4通量,T、ST则无显著差异。T、S和ST与CK相比,均没有改变土壤-大豆系统及大豆田土壤的CO2和CH4通量生长季变化规律。从土壤-大豆系统C02通量来看,T处理显著增加了鼓粒-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的CO2排放通量,S、ST则无显著差异;在CH4通量方面,T、S以及ST与对照CK相比,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大豆系统的C02排放通量均有着较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增温处理没有改变其白天变化规律,土壤-大豆系统的白天CH4通量变化呈随机性排放,增温处理同样没有改变这一规律。在土壤C02通量方面,ST在开花-结荚期显著增加了土壤C02排放通量,S、T与CK相比,则无显著差异;在土壤CH4通量方面,S显著增加了开花-结荚期的土壤CH4通量,S、T与CK相比,则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在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历史风貌协调区承载起日趋重要的城市功能及责任,对其进行合理的更新模式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有机更新"理念进行研究,认为其包含的"整
土地的征收关系着国家财政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征地制度的不完善、不合理,将会造成分配不公,甚至激化矛盾。因而,必须改变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政策中"重补偿、轻发展"的观念
全球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危害人类健康和破坏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CH4和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其中稻田是大气中CH4和CO2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何减少稻田温室
建立房地一体、内外一致的房地产保有税收制度,是完善我国税收制度体系和地方税收体系及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需要。物业税是将现行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合并
纵向考察了政治参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化以及在各种社会形态的表现,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参与,由于人民权利的思想还没有产生发展
通过极限抗拉强度试验和围压作用下的拉伸试验 ,研究了柔性混凝土的抗拉破坏特性 .研究表明 :柔性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 ,拉压强度比、极限拉应变明显增大 ;围压对抗拉强度
本文以脱硫弧菌属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为试验菌株,对其EPS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研究了生长周期内EPS产生动力学,及其在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中的作用机
采用一种焊丝与不同焊剂相互匹配的焊接工艺方法,对平板焊接接头进行了低温夏比冲击试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冲击断口的SEM分析。试验说明烧结焊剂应用于低碳低合金高强钢高
根据敦煌藏经洞和吐鲁番等地发现大量回鹘语佛教写本和印本残件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首先简要探讨了回鹘佛教的四个来源 :粟特佛教、吐火罗佛教、汉地佛教和藏传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