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国民营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有效地促进民营企业可持续的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之一。在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中,控制权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国美控制权争夺事件的发生,再次把中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中的控制权问题和职业经理人制度中出现的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国美为何会出现控制权之争,国美之争带给中国民企公司治理怎样的思考,如何保障企业股东的权益,如何加强企业创始人、大股东的控制权,如何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如何避免企业出现“国美式内乱”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国美控制权之争的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民企的控制权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以期揭示民企中控制权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民企中控制权如何划分才能保障大多数利益相关者的权利,民企中职业经理人制度如何完善,企业中应该怎样避免控制权之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全文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解释选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和解决的方法,为本文的研究理清思路。第二章界定控制权的内涵,分析国内外涉及控制权的相关文献,阐述控制权对公司业绩和投资发展的影响,为论文的写作打开思路。第三章列举国外的公司治理模式,并分析这些模式中控制权的归属以及这些模式中如何避免控制权的转移。之后,通过对我国具体情况的剖析,提出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现有情况的特征和弊端。第四章是案例部分,通过描述国美控制权之争的情况,层层追溯其出现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案。第五章为反思和启示部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六章是结论部分,指出文章的局限和不足。本文的主要创新处为以下三点:第一,本文通过研究国美案件指出监管制度缺失、委托代理制度不规范是造成国美控制权之争的真正原因。第二,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和案例分析提出大股东或创始人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权可以更好的保障股东利益,并对如何加强大股东或创始人的控制权提出了建议。第三,本文提出了完善和改进职业经理人选拔机制、合约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对策。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大股东或创始人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权才能更好的保障股东利益;我国民营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选择应该设立严格的选拔机制,量化为考核指标,增强激励机制;企业家、创始人或大股东应当采用恰当的模式实现控制权的把控;关于资本运作方面,尤其是外资的引进方面应当慎重,应提高专业化要求;在公司治理制度中,通过完善独立董事、监事会等制度保证控制权能代表广大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