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音乐教育的先驱与开拓者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质平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作为一位音乐教育家,早在1918年回国后的第三天,他就迫不及待地投身于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与师范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中,数年来曾先后参与筹办、创立了上海专科师范、上海美专音乐系、新华艺专等多所艺术师范学校,尤其是在上海美专任教时,他曾大胆提出在该校开设音乐系的主张并被誉为美专音乐系的奠基人。抗战期间刘质平避难浙中,即使是在战乱频仍、颠沛流离的艰难境况下,他仍始终坚守于音乐教育的第一线,曾先后在金华师范、温州师范大学、福建国立音专等多所学校任教并为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队伍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刘质平被聘至山东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担任教授及音乐组主任等职,他凭借以往的办学经验,主动、热情地向学校及有关领导提出自己的设想与建议并再次为促进山东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一位作曲家,经他作曲的作品数量颇多,其中仅在《开明唱歌教材》和《小歌曲伴奏集》中就收录了三百四十余首歌曲,很多作品既培养了学生对美的认识,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和演唱水平,同时这些按当时新学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也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应用。作为一位音乐理论家,他先后发表和撰写了诸多富有见地的文章与著作。如在《我国音乐教授的缺点》一文中,他就曾客观而尖锐地将我国当前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进一步归结为“唱歌的教材不好”和“教授的方法不对”两方面,并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出了诸多独到见解。在此影响下,他还被聘请为专家之一应邀担任全国小学、初中、高中、简易师范、师范学校及专科师范共计六种音乐教育课程纲要的起草工作,由此也足以显现出刘质平在当时学校音乐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和贡献。本文由绪论、结语和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介绍刘质平的生平。第二章详细探究刘质平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为秉承师志,在归国后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刘质平几乎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中,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他的教育实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为此,本章将以时间为脉络重点对刘质平停留时间较长且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四个时期进行研究与阐述。第三章是对刘质平音乐教材的分析。虽然刘质平的音乐作品在数量和内容上均较为丰富,但其中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他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学生无适当教材可用的困境而创作的。因此受受众群体的影响,所有作品在结构安排上均较为简单且大都是以教材的形式出现,本文所要进一步研究与论述的《小歌曲伴奏集》、《小学唱歌教材伴奏集》、《开明唱歌教材》、《开明音乐教程》、《弹琴教程》等教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编写而成的。此外,鉴于《清凉歌集》也是为解决学校唱歌教材匮乏而创作的,并且它是经过了上海新华艺专、浙江宁波中学等地的多次演奏后方得以完成,因此在分析刘质平的音乐创作时,本文也将把《清凉歌集》列入到研究范畴中。第四章集中探究刘质平的音乐教育思想。刘质平一生所从事的众多音乐活动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教育思想,这些音乐创作及音乐教育实践是其丰富的音乐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也是其音乐教育思想的实践与折射。因此,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总结刘质平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于全面分析刘质平的音乐教育贡献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其他文献
加强体育产业监管力度,体育产业标准化的制定,成为推进体育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本文对体育产业中体育服务业标准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制定
[摘 要]近代以来,受诗性精神失落、功利主义渗透以及人文理想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传统诗教的文化品性被逐渐遮蔽,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澄明”。为此,需要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作用,通过从整体上进行儒家文化的再创造,唤醒师生具有人文意识的诗性精神,实现传统诗教的现代转化,以及渗透于美育与德育实践等途径,促成传统诗教文化品性的生成。  [关键词]传统诗教;传统文化;文化品性;儒家文化  传统诗教是一
在分析比较语音共振峰、LPCC、MFCC与Bark谱等语音特征参数的基础上,选择了Bark谱作为普通话水平客观测试中的韵母评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其语音区分能力优于其他特征.根据音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中央和地方都在积极寻求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方法,而刑事和解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方式之一,受到了各级检察机关的高度重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
李小强,陕西省西安市长安湖居笔记小学副校长。全国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陕西省中小学教学新秀、陕西省教师专业发展先进个人、西安市名师教育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曾获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获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先后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文章近50篇,指导学生发表数学小论文20余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