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关键意见领袖的“人设”及语用身份建构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b1990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份一直是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话题,随着学术思潮经历了由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的演变,关于身份建构的研究业已成为“社会科学的中心舞台”。界定身份的因素是多样的,它既是本人对自我身份的定位,也是社会给予的一种认同。其中,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身份信息的反映上举足轻重。在语用学的范畴之下,身份是一种供交际双方调配的语用资源。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交际者能够调配这项资源,并通过语言符号等手段对其加以动态建构。基于这一论断,陈新仁(2004)在顺应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语用身份”概念,即语境化的、语言使用者有意或无意选择的自我或对方身份、以及说话人或作者在其话语中提及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他者身份。它是交际者身份的语用化,是目前语用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互联网语境中网络话语表达形式的不断丰富,为了争夺网络市场的“流量分配权”,短视频及其他领域形成了以KOL(关键意见领袖)利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多模态手段在互联网语境中建立起具有鲜明身份表达的话语体系,虚构出一个具有“标签化”印象的虚拟角色。这种经由主观塑造的、具有辨识度、标志性形象的策略,被称之为“人设”。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其本质是会话主体语用身份的建构。本研究将以“抖音”搞笑类KOL“多余和毛毛姐”发布的110条短视频内容为语料来源,借助NLPIR-ICTCLAS汉语分词系统建立语料库,从量化研究的角度分析该账号的“人设”在话语实践类型框架下的建构机制。同时,基于陈新仁的语用身份建构理论,以语用身份动态顺应性的四个维度,定性研究该“人设”的建构模式与普适性规律。本文试图为互联网市场的“人格消费”做出正确引导,通过研究语用学维度下身份的建构,引导KOL在会话中扮演合适的角色,最终达成交际目的,实现内容变现。
其他文献
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融资问题是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绊脚石。本文主要探讨房地产融资过程中利用REITs发挥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一些
量子信息科学是量子力学和信息科学相结合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带来的生机和活力为信息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前进的道路。量子纠缠态是实现量子信息处理所需的基本物理资源,
色素痣为临床最常见的良性损害,表现为棕色至黑色的斑疹或稍高起的丘疹,可呈半球状、乳头瘤状或者有蒂,全身各处均可发生,以面部较多.面部色素痣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液氮冷冻、
MORC(Microrchidia)基因是一类高度保守的核蛋白编码基因,它作为一种新型的表观调控因子,参与了植物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和免疫防御调控过程。通常,MORC蛋白的N端含有一个保守的GHKL-type(Gyrase,Hsp90,Histidine kinase,MutL)ATPase模块,它能够影响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目前,MORC蛋白在动物和植物中均已鉴定出,其中在人类和拟南芥中分别鉴定出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三七总皂苷(PNS),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1,2]。三七为众多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药,包括云南白药、片仔癀、血塞通、三七通舒胶囊等。因此,三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及经济效益。云南省是中国最大的镉产地,年镉产量达63吨,占中国总产量的46%。不幸的是,三七适宜种植区狭小,且与有色金属矿区高度重叠,导致三七及种
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家电经历了一段飞速发展的时期。在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家电销售额下滑和2009年后的复苏,家电行业呈现欧美国家增速放缓,市场趋于饱和,新兴国家地区家电行业增长态势良好的格局。家电行业市场成长空间依然存在并看好。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的重新回归,传统制造企业通过提升智能化设备和对用户需求进行在线获取和分析来实现小批量定制。为了向消费者及时提供个性化服务和获取更多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作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见的第三纪孓遗树种,进化历史悠久。目前樟树在许多地方都广泛栽培,且在园林绿化、精油提取、木材家具等方面应用广泛。然而,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持续影响,樟树的自然资源已消失殆尽,野外仅保留极少数的古樟群体等种质资源,这非常不利于樟树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因此,开展樟树群体遗传学研究对于揭示其遗传结构,阐明其演化规律具有重要
粗粒度可重构阵列架构(Coarse-Grained Reconfigurable Architecture,CGRA)是一种具有高计算性能、高能效和高灵活性的创新型可重构计算架构。各类计算机应用程序中的计算密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普外常见急腹症,由于发病突然,来势凶猛,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进展迅速,易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死亡率高达30~50%[1].70~80年代,早期采取手术治疗;90年代对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