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发展”,这为新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现阶段,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是贯彻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推动力,创新社会工作发展理念和工作方式需要得到社会各方力量的持续推动,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本土化、实务化的发展,重视发挥社会工作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综合作用,多方协同推进,形成一条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发展道路。在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工作者作为中坚力量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当前我国大陆地区缺少符合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特点的体制和机制,而这也严重制约着社会工作者个人的职业发展。另一方面,“高人才流失率”和“低对口就业率”的并存也对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造成巨大冲击。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32名社会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薪资待遇、晋升路径和标准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等具体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定性研究所得的深度访谈资料作为补充,详细描述目前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困境的现状。研究显示,造成当前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困境现状的原因在于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缺少切实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且社会工作者自身内部发展动力呈现“空心化”的趋势。因此本研究运用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和增能理论,从完善外部促进力、行业内部影响力以及培育社会工作者自身发展动力三个层面着手,构建符合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特点的动力机制,克服职业发展外部阻力,将社会工作者自身发展潜力转化为职业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