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危机及其出路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加之我国社会转型正处于关键期,文化冲突加剧凸显文化危机。本文以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为起点,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文化观为理论基础,系统阐释马克思对“文化”一词的解释,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文化生成的最深刻的基础,因而社会历史条件对文化的生成有着比自然环境更为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深究文化危机的成因,即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变化是其最为根本的原因,而文化内部造成的文化内在超越性和整体自在性之间的矛盾是其内在原因。文化危机出现之后往往冲击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使得个人价值观取向失范、信仰缺失,人们往往开始怀疑自己,对自己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丧失信心,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但文化危机还带来了新的机遇,没有文化危机的发生,就不会有新文化取代旧文化,即不破不立。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是经验研究法与科学抽象研究法相结合、现实的历史叙述方法与唯物主义的辩证叙述法相结合以及文献分析法,并在研究过程中着力解决以下问题:首先,突出文化是发展变化的,由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决定;其次,看到文化危机中“危”是过去的,“机”是将来的,没有“危”就没有“机”,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最后,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对旧文化的扬弃,因而不能切断二者之间的联系,没有文化危机与旧文化铺垫就没有新文化的生成与旧文化的转型。在当代,国外对文化危机的研究多侧重于对西方技术理性的批判,并且由于中西方社会等因素的差异,其理论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而国内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社会学研究层面,真正上升到文化哲学层面的著作反倒不多,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理论根基的文化危机问题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而在文化危机与文化发展机遇并存的情况下,要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国情,并以西方研究为参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科学合理地评价与选择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策略与方针,走文化探索与文化创新之路,为文化危机寻求一张良方,有效地解决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危机问题。
其他文献
按照医学的专业精神,医生的责任是将病人的最佳利益置于首位。信任是医患关系的核心,而利他主义是这种信任的基础。市场力量和社会压力都绝不能影响这一原则。目前世界各国医疗
学位
人类脱离生物界,步入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拥有了人类独有的思维能力。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原始文明进入现代文明,思维的发展和演化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认识
<正>为比较、鉴定新育成的水稻品系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推广价值,2016年,澜沧县种子管理站参加了云南省种子管理站主持的2016年度云南省中海拔常规粳稻品种区域试验
目前,关于晋代葛洪美学思想的研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不少建树。但是有关他的生态美学思想和人格美学思想方面仍存在可供讨论之处,笔者以此作为研究的
本文对施蒂纳哲学思想的研究报告。施蒂纳是思想史上遭受最多误解和毁誉的人物之一,其思想的火花被他大胆的言论所遮蔽。在过往的研究中,施蒂纳经常作为疯子或小丑一般无足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