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十种曲》是明末著名的藏书家毛晋所刊刻的一部传奇选集。作为明代刊刻传奇最丰富、流行最广的一部戏曲选集,《六十种曲》在传奇史上可谓“举足左右,便有轻重”,对其研究亦如过江之鲫,纷繁复杂。但学者们却很少关注《六十种曲》中历史剧,对其研究也是寥寥无几。本文从颇有争议的历史剧概念入手,考究古今中外历史剧概念的不同观点,整理罗列各个时期历史剧概念的讨论,归纳其界定并确定《六十种曲》中历史剧的范围。在确定《六十种曲》中历史剧范围的基础上,结合明代各个时期的历史环境与剧作家的不同人生历程分析22部历史剧的思想内容,整理归纳22部历史剧为:教化史剧、情感史剧、反思兴亡史剧与时事剧。徜徉于伦理、宗教、情爱、情怀、反思、时事历史剧之中,深入认识其借助历史维护礼教和反射现实的文学现象,以及蕴含在22部历史剧中深刻的伦理本位思想。论文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其艺术成就。从虚实入手,结合明代各时期对史料现实和艺术虚构的不同推崇,考究22部历史剧的虚实构成。与剧本中色彩鲜明的不同形象‘亲密接触’,以孝子贞妇、忠臣佞子、失意文人、解放女性为其22部历史剧的代表形象,分析不同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呈现,以及在相似的形象设定下呈现出来的不同性格色彩,体会其人物形象的意蕴。最后从传奇史剧之奇入手,领略其情节的鲜活与变幻,在题材的选择与剧情的大胆构思中,赏析其似曾相识而又不识庐山的独特韵味。本文最后一部分则考查其历史剧的改编情况,以及对之后忠奸、兴亡史剧模式的影响,充分认识22部历史剧的地位与价值,以期获得更多学者对《六十种曲》中历史剧的重视与研究,重现其光辉的历史。本文通过整理归纳、比较分析的方法考究《六十种曲》中22部历史剧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并充分认识其历史剧的发展与流传,促进了《六十种曲》中历史剧的传播。虽然其中亦不乏泛泛之作,但是作为时代的产物,其身上必然带有历史的痕迹,在流传与发展中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