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医疗体系的现代化、医学技术的高科技化、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国内外医疗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医师职业精神的缺失和偏离是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医师职业精神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讨论医师职业精神的概念、内涵、功能及历史变迁等问题来阐述加强医师职业精神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性。以成都市医疗机构医师、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随机发放问卷各500份,为开展医师职业精神研究获取实证资料。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医师对医师职业的认识、医学生对医学专业的认识、医师和医学生对《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和《中国医师宣言》的认识、对《医师宣言》倡导的原则和职业责任的认同情况、对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的认识以及患者对医师素质的认识、对医师职业责任的认知、对提高医师职业精神的认识等,每个方面包括若干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医师和医学生对医师职业责任存在认知缺陷、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的了解并不足够、患者对医师群体职业精神现状满意度尚不够高、医师职业精神培育亟待加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尚不够、医疗行业内部重视度还不够高、当前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社会不良环境的侵蚀和历史与现代的文化冲击影响。 加强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需要政府、医疗行业、医师个人和社会的全方位共同参与。政府必须下定决心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从国家层面高度关注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重视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医疗行业要加强医师职业精神的推广和培训,努力完善医疗行业的准入考核制度;医学院校要转变观念,贯彻落实医学终身教育理念;社会各界要鼎力支持,积极参与,加强理性监督和良好沟通。如此,医师职业精神的教育才能取得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