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我国“校园足球”改革的背景下,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视角出发,以河南省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校园足球教师的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系统的分析,初步建立了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的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河南省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和特征表现,探究影响河南省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发展不均衡的因素,并为之提出解决方案。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河南省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分析、河南省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的特征分析、提高河南省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的策略。结合研究结果,得出结论:1、河南省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但各因子水平发展不均衡,由高到底依次是:信念认同、目标认同、持续认同、情感认同、能力认同。2、河南省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受到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专项、授课对象、学校所在地、月收入水平的影响,校园足球男性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校园足球女性教师;任教前是足球专项的教师比非足球专项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高;不同学校所在地的校园足球教师在职业认同总体水平和情感认同、能力认同、目标认同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城市学校的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比城郊、乡镇、农村的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水平高。在年龄、教龄、学历、职称、授课对象、月收入水平变量上,职业认同不存在显著的差异。3、校园足球教师受到自身性格、家庭、学习经历、教学体验、师生关系、社会政治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4、本文从社会、家庭、教师本身等出发,为加强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