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支柱,它主要是指个人对国家所具有的认同感与使命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对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世界各个国家文化的尊重和支持。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对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有着重要意义。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本文立足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这一要求,以河南省新蔡县四所高中为例,探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关“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新蔡县四所高中,每个学校都比较注重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这四所学校在“家国情怀”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取得较好的反响。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取得进一步的改进。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论这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总结了学者们在学术界关于家国情怀的内涵的观点;第一章主要是从中国传统的家国观、现代的家国情怀、历史核心素养下家国情怀的角度分别对家国情怀的内涵进行深度解读;第二章主要是选取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三的教科书中更适合培养中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片段进行分类,并探讨培养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必要性以及家国情怀的意义;第三章以新蔡县地区为例,通过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结合对本地教师的访谈来发现家国情怀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是根据分析的结果并结合当地的教学资源提出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第五章主要是为更好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所设计的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