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追光功能的太阳能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研究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p3j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制约着传统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储能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锂电池是电动汽车中应用最广泛的储能元件,但受限于当前的技术水平,锂电池作为单能量源的电动汽车性能难以满足车辆的续驶里程及动力性能要求。太阳能在使用中安全、清洁.、无污染且成本较低,超级电容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如果利用太阳能补充锂电池的电量、利用超级电容分担锂电池的峰值功率,那么由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的复合能量系统是提高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提高动力性能和延长锂电池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针对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存在的问题,论文对具有自动追光功能的太阳能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的关键总成匹配、建模、能量管理策略、性能及优化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提出了一种以太阳能电池/锂电池/超级电容为能量源的太阳能电动汽车构型,确定了具有自动追光功能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复合能量系统的拓扑结构,按照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对太阳能电池系统、电机、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等关键总成进行了参数匹配。(2)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太阳能电动汽车的自动追光系统,包括机械机构及其控制方案,基于多传感器融合对车顶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二维度位置控制,调整太阳能电池板在垂直面内和水平面内的角度。该系统可根据多种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自动关闭、打开、调整太阳能电池板,解决了太阳能转换效率和整车风阻之间的矛盾,并可保护太阳能电池板。(3)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具有自动追光功能的太阳能电动汽车仿真平台。根据汽车行驶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搭建了太阳能电池仿真模型,可以模拟太阳能电池的输出;根据车辆所在地的经纬度和当前时刻的太阳高度角、方位角和偏航角,利用简化后的太阳能自动追光系统机械机构二维图,分析计算了太阳能自动追光系统在进行太阳能电池板二维度位置控制时高度角调节电机轴和方位角调节电机轴需要转动的角度;在锂电池二阶RC模型的基础上,搭建了锂电池的数学模型和效率模型;以超级电容的等效电路模型为基础,搭建了超级电容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计算模型和效率模型;基于DC/DC变换器的效率特性,搭建了DC/DC变换器模型。(4)对具有自动追光功能的太阳能电动汽车的能量系统制定了能量管理策略。基于扰动观察法搭建了太阳能电池输出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型,使太阳能电池在不同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始终输出最大功率,验证了扰动观察法的有效性;基于锂电池二阶RC模型,建立系统状态空间方程,使用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和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算法联合估算了锂电池的SOC,验证了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和UKF算法的精度。针对具有自动追光功能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复合能量系统,根据系统的不同工作模式,制定了基于逻辑门限值的能量管理策略,结合某地区全年的月平均太阳辐射强度数据,在全球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WLTC)工况、新欧洲行驶(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NEDC)工况、城市道路循环(Urban Dynamometer Driving Schedule,UDDS)工况下进行仿真,验证了具有自动追光功能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可有效增加续驶里程,超级电容实现了对锂电池输出功率的“削峰填谷”,减小了锂电池的峰值电流,可有效延长锂电池使用寿命。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出游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选择房车进行自驾出游,由于拖挂式房车的空间大且价格相对低廉,所以很受人们的欢迎,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显现出来,其相较传统的自行式房车在车轴的数量上增多,且中间采用铰链连接,在制动行驶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制动不同步、甩尾等危险工况,影响行车的安全性,所以对拖挂式房车的制动稳定性控制势在必行。首先,介绍了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Gs)因为高效、价低的优点被普遍应用于畜牧业中,但其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或滥用等行为,使得牛奶等动物源食品中AGs残留超标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目前,AGs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还是依赖于设备昂贵、人力物力消耗较大的大型仪器分析法,其精准度虽高,但却无法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因此,开发高效、灵敏的AGs残留检测方法已成为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适配体作为生物传感器的认知元件,
电磁直线驱动装置是车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选换挡驱动的核心部件,其力最大波动率高低和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汽车变速系统的控制和鲁棒性。因此研究AMT用电磁直线驱动装置的关键核心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动发展的重要关注点,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以动圈式电磁直线驱动装置为研究对象,在满足换挡力要求和体积限制的前提下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一般包括自然接地和人工接地两部分,其中,混凝土桩基一般在建设杆塔时基本确定其结构与散流特性,而为了能增强散流、减小接地电阻,桩基需要敷设水平外延接地体。外延接地体设计尺寸较大,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杆桩基础自然接地并未受到重视,杆桩基础在自然风干后通常采取立即回填的施工方式,未能发挥钢筋的散流能力。实际工程经验表明:杆桩基坑具有尺寸大、埋设深的特点,在杆桩基坑
树脂固化是风电叶片制造过程中核心环节,该过程中对模具型腔的温度控制效果与产品成型质量密切相关。在风电叶片大型化的发展背景下,电阻丝固化成型加热方式凭借加热效率高、易于控制等优势,逐渐取代传统水循环加热,成为了主流加热方式。但是,由于模具加热区域划分较多,导致区域间温度控制难度大且加热过程受外界干扰影响较为严重,难以达到预期控制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风电叶片电加热模具加热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
在种群生态学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非线性分数阶方程来描述,而这些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非线性分数阶方程中绝大多数方程的精确解无法求出,或者解的表达式非常复杂,因此利用数值方法求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变的有效且应用广泛.本文利用有限差分法和最佳摄动量算法对分数阶logistic非线性扩散模型和分数阶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的初边值问题进行了研究.文中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课题的研究意义,并
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新媒体实际上包括思维之新、技能之新以及表现形式之新。在新媒体中,大数据是一个新鲜的热词,关注度很高。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传媒,尤其是大数据技术,让传媒产生了一些颠覆性的变化,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下,数据整理变得更快,并且通过各种数据模式,对数据进行交叉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以往传统研究模式很难获取的结论。在新媒体时代,传媒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
期刊
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电动汽车由于自身的环保优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较低损耗的永磁同步轮毂电机凭借效率相对较高的特点成为新能源电动汽车驱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挥永磁同步轮毂的电机的优势与其控制器密不可分。针对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本文以一台2000W永磁同步轮毂电机为例,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具体的研究与设计。本文首先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基于一定假设条件下的各种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脉冲激光已经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精密加工中,尤其是纳秒脉冲激光因其单位能量密度高、作用时间短、加工精度高,成为了激光微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激光打孔就是激光加工的一种方式,但是激光加工出的孔,其入口和出口处会出现微裂纹、重铸层和沉积物等缺陷,这些沉积物质会对工件造成不可逆的表面改性,影响加工质量。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因此研究如何打出高质量的孔,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首先
硅橡胶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高低温交变等性能,广泛的用作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密封材料,随着航空航天工程的发展,硅橡胶密封性不足的问题逐渐突出,因此对硅橡胶密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橡胶生胶,首先通过改变硫化剂、补强填充剂、结构控制剂的含量优化硅橡胶补强配方,然后采用Fe2O3、生物质石墨烯微片和碳纳米管对硅橡胶进行耐热老化改性,并采用滑石粉、石墨粉和26型氟橡胶对硅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