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风格与演奏特色研究

来源 :中国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ai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是中国钢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一种历史。通过研究陕北民歌与钢琴音乐两者间的关系,探索陕北民歌风格在钢琴上的表现和演奏特色,为深入的理解和诠释西洋乐器与民族音乐的完美结合,使富有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钢琴作品成为我们的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的重要途径。 绪论:简述陕北民歌的定位,中国钢琴作品的形成,以及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的意义。 第一章:陕北民歌概述。此章分两节论述:第一节陕北民歌与陕北文化的源流。第二节陕北民歌的发展及风格形成。 第二章: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之形态学分析。第一节钢琴艺术的传入。第二节钢琴改编作品的形成和发展。分析钢琴改编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织体、伴奏音型以及旋律特征。第二节以陕北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本章主要分析被改编为钢琴作品的这些陕北民歌原作的形成、内容、风格分析,以及对改编曲的介绍。 第三章: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把握。第一节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第二节陕北民歌的钢琴改编曲结构特点。第三节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的演奏特点。第四节演奏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触键以及音色的特点。 本章主要分析演奏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时应该理解和值得注意的方面,以及诠释钢琴作品中诸多细节所要表达的意义及弹奏方法。 结语:阐述对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对该类钢琴作品的研究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途径,也为今后的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其他文献
冯友兰的艺术学观与美学观是建立在他的哲学观尤其是新理学体系之上的,主要体现在《贞元六书》的《新理学》和其他的一些文章中。其观点涉及了艺术本性、艺术风格、艺术功效
纵观整个中国水墨人物画史的发展,写实水墨人物画出现的较晚,是中西方文化观念交流下所形成的一种新兴体系。在写实水墨人物画形成的初期,画家们一心只关注如何把改良的西方造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