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11,简称MFC)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高效、清洁的新型产电技术。与传统的氢氧燃料电池(R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A)等相比,具有广泛的燃料来源,并能达到产电与污染物处理的双重功效。研究证明,与以纯物质为燃料相比,以混合物为燃料的MFC产生的最大功率密度低,但利用混合有机物作燃料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目前一些研究者将MFC的研究应用于污水、污泥、垃圾渗滤液等环境污染物的治理,这些污染物不仅能得到有效处理,还能产生清洁能源。剩余污泥是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产物,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长链分子有机物,具备作为MFC燃料的潜在条件。但直接以剩余污泥作为燃料,MFC的最大功率密度及污泥的水解率都较低。这可能是因为大分子有机物的水解速率较慢,限制了有机物生物降解速率,影响MFC产电效率及污泥减量过程。如何有效地水解污泥中高分子有机物,提高SCOD浓度,是强化以剩余污泥为燃料的MFC产电特性和污泥减量化的关键。酶强化污泥技术不仅改善污泥消化性能,强化污泥水解效率,且经济效益高,无二次污染问题。本实验将酶促污泥水解作用与剩余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相结合,考察外加酶(中性蛋白酶、α-淀粉酶)对以剩余污泥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的强化作用及对污泥减量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酶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同时剩余污泥的减量化程度也得到明显提高;酶最佳投加量10mg·g-1时,SSMFC输出的最大功率密度及污泥减量取得最大值,即中性蛋白酶组产生的最大功率密度、库仑效率、TCOD去除率、TSS去除率、VSS去除率分别为507mW.m-2、3.98%、88.31%、83.18%、89.03%,而α-淀粉酶组产生的最大功率密度、库仑效率、TCOD去除率、TSS去除率、VSS去除率分别为700mW·m-2、5.11%、94.09%、98.02%、98.80%;α-淀粉酶对MFC产电特性及污泥减量的强化作用强于中性蛋白酶;系统运行过程中,酶活性、蛋白质、溶解性糖都先迅速增加至最大值后缓慢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