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TaTHOC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功能初析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iann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因其生理小种多、变异性强等特点,导致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和传播,严重威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小麦抗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可为小麦抗病机理研究和遗传育种实践奠定基础。植物THO家族是植物THO/TREX复合蛋白中一类重要的蛋白,在拟南芥已有的研究表明其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本研究依据抗条锈病小麦载带抗条锈基因Yr41的精细定位图谱,选择与该基因紧密连锁的(0.06 cM)注释为THO家族成员的EST分子标记BE604911为基础,以抗条锈病小麦品种川农19(CN19)和感病小麦品种绵阳11(My11)为研究材料,克隆了小麦THO家族中TaTHOC1基因,分析了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解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小麦基因组数据库比对得到BE604911标记的参考序列,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小麦中克隆了TaTHOC1基因。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包含1917 bp,编码638个氨基酸,含有一个efThoc1保守结构域,与节节麦和短柄草的THOC1基因序列有极高的同源性(93%)。2、分析了小麦TaTHOC1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和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TaTHOC1基因在籽粒和叶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分别是籽粒>叶>花>颖>茎>根。冷胁迫、盐胁迫处理后TaTHOC1基因与对照相比均下调表达;渗透胁迫(PEG6000)处理后,该基因表达先上调后又持续下调表达。3、研究了TaTHOC1基因在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CYR32和CYR34(V26)侵染后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生理小种侵染抗/感小麦TaTHOC1的表达模式存在品种和小种间差异。在CYR32/My11亲和互作中,TaTHOC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总体呈逐渐上调的趋势;而在CYR32/CN19非亲和互作中,TaTHOC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应地,在V26/My11亲和互作中,TaTHOC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12 h上调之后基本处于下调趋势;而在V26/CN19非亲和互作中,TaTHOC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一直呈上调表达趋势。在小麦植株和细胞水平进行模拟真菌病原相关分子几丁质触发的免疫反应,结果显示TaTHOC1基因的表达量急剧下调,表现出了与免疫基因TaCMPG1、TaPDR2和TaPR1不同的表达模式,表明TaTHOC1基因可能参与了植株抗病性反应。4、研究了外源激素(SA/ET/ABA/MeJA/GA)处理抗/感小麦后TaTHOC1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激素处理后,TaTHOC1的应答反应不同,其表达特征存在品种间差异。在抗病小麦CN19中,激素ET和ABA均能快速诱导该基因上调表达,而激素SA和MeJA处理后该基因则快速下调表达,之后上调表达;而在感病小麦My11中,TaTHOC1基因应答激素表达模式则与抗病小麦相反。5、探讨了TaTHOC1基因参与GA介导的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GA处理小麦开花12 d的籽粒,抗/感小麦TaTHOC1基因均对GA有应答反应,且与GA响应基因TaGASA4的表达趋势一致;但在小麦籽粒发育进程中的表达模式与TaGASA4不同,随着籽粒的成熟,TaTHOC1基因的表达量逐渐下降,但不显著;而TaGASA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之后逐渐下降,推测TaTHOC1基因可能不参与GA介导的籽粒发育过程。6、采用瞬时转染原生质体的方法对PTaTHOC1进行亚细胞定位,将其定位于细胞核内;同时构建了该基因的超表达载体,为后续转基因验证该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由蜱虫叮咬传播的出血热病毒,属于RNA病毒。近年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患者的平均病死率为5.3%,而重症患者病死率高达25.0%,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疫苗及治疗措施。多项研究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导致死亡的患者中均有血小板减少,提示血小板数量对该疾病预后有一定影响。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关于血小板恢复与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后相关
徐正午先生作为当代韩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尤其擅长韩国古代民间故事的整理与创作,《韩国人必读的100个古代民间故事2》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该作品收录于《韩国古代民间故事
新世纪以来随着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消费意识形态的转变,图像的强势发展表现在大众文化的各个方面,新世纪文学经典类图文书是“读图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呈现出崭新的、更为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育种工作的不断推进,使得现代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降低,优异基因大量丧失,导致其遗传基
目的:对1个早发型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家系的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突变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3月就诊盛京医院的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基本资料、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结果。对
哲绕是草原社会滋养的文化精英,是草原游牧部落的代言人,他们不仅向人民灌输上层的意识形态,同时也向统治者提供施政方略。他们用格言式的言语构建了草原部落的共同体想象,成为游牧时代的抒情诗人。阿肯在草原底层社会中,进行着朴素的道德教化与生活叙事,他们的出现,意味着哈萨克诗歌从贵族的训诫走向平民的抒情。哈萨克的诗歌历史,也是哈萨克人民寻找“诗”的历史,哲绕和阿肯让哈萨克诗歌从朴素的歌发展成歌与诗的混合体,
随着能源危机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力推进光伏等分布式电源大规模友好并网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随着电网中光伏发电等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的提高,如何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友好接入,有效调控以及稳定运行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以虚拟同步发电机(VSG)为研究对象,以三相不平衡电网为研究背景,研究VSG在不平衡电网下的控制方法,提高光伏发电系统在不平衡电网下的运行性能。首先,本文综
越中两国山水相依,自封建时期起便保持紧密联系。1950年越中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经越南抗法战争与抗美战争,双方关系日益密切。1975年,两国关系发展陷入停滞,1991年实现关系正
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频繁,导致生产上许多小麦品种丧失抗性而威胁小麦的生产。利用成株抗病基因,培育推广抗性更持久的小麦品种被广泛认为是控制条锈病的一个长效措施。本
目的:长期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长期睡眠障碍是抑郁症发病的高危因素,但相关病理机制尚未明确。研究发现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可诱发神经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