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博莱霉素A5(BLMA5)气管注入建立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观察中药复方“肺炎Ⅰ号”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改善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途径,以期在中医药领域对该病的治疗实现新的突破,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中药“肺炎Ⅰ号”组、激素组。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其余3组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制作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后,中药组给中药“肺炎Ⅰ号”方1ml/100g灌胃,激素组给氢化可的松2mg/100g皮下注射,模型组和对照组均给生理盐水灌胃,均给药1次/天,疗程为4周。治疗期间观察记录大鼠饮食、体重、精神状况、活动情况、皮毛色泽、呼吸情况等一般状况。在7、28天分组、分批处死大鼠。取左肺用4%多聚甲醛固定后,常规处理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进行观察。7天时对右肺用37℃无菌生理盐水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获取肺泡巨噬细胞,28天时取右肺组织作细胞培养获取的肺间质巨噬细胞以核酸原位杂交法染色后观察TGF-β1mRNA的表达,观察中药的治疗效果,同时作组间的两两比较。 结果 1 正常对照组活泼好动,反应灵敏,皮毛光泽发亮,身体健壮肥硕,善打斗,饮食如常,体重逐渐增加,呼吸平稳,二便正常,至实验结束时无动物死亡;模型组精神不振,懒动,反应迟钝,拱背蜷缩,皮毛枯槁,无光泽,多见倒竖现象,饮食、排便均减少,28天时明显较其它组消瘦,懒动,咳喘,死亡5只;中药组皮肤尚可,较活泼,身体较壮,饮食较模型组好,体重增长基本正常,动物无死亡;激素组开始尚可,后期出现消瘦,懒动,皮毛干枯,咳喘,饮食减少现象,状态不如早期,动物死亡4只。造模后7天、28天,正常组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体重较模型组增加,但无明显差异(P>0.05);7天时激素组体重较模型组增加,28天时激素组体重较模型组降低,但无明显差异(P>0.05)。 2 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第28天时,空白组呈正常肺结构;模型组多呈3级肺纤维化和1级肺泡炎改变;中药组多呈1级纤维化改变,肺泡炎不明显;激素组多呈1级纤维化和1-3级肺泡炎改变。7天、28天时肺泡炎、肺纤维化分级结果,正常组与模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7天时激素组与模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8天时中药组、激素组与模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7天时灰度扫描无染面积比较,正常组、中药组和激素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灰度扫描深染面积和浅染面积比较,正常组、中药组和激素组与模型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