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信息化时代,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海量信息和数据挖掘为特征的大数据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带来诸多便利。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专业力量,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着数量愈来愈多的治安不稳定要素,承受着愈来愈大的治安维稳压力。同时,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中“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应用也为公安机关治安防控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目前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公安”已成为新一轮警务改革的战略选择。 由于随着我国人口流动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财产、物资、信息等社会要素形成了循环不断的“社会流”,与之相对应的犯罪活动也呈现出“流窜化、职业化、集团化、高智商化”发展态势。“大数据”运用的核心价值是从复杂的数据中找到不容易昭示的规律,进而对事物的发展进行精准的预测,这无疑将对治安防控中的情报分析、重点人员管控、隐患防范、案件侦查等工作带来巨大的变革,也在客观上要求公安机关必须运用“大数据”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从而准确把握工作重心和问题的主要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升警务工作效能,推动警务决策机制从“业务驱动”向“数据预测”转变。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公安机关治安防控在大数据研究探索、实战运用方面与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 本文立足于政府管理视角,从大数据和社会治安概念的解释入手,梳理大数据理论的提出与发展,探讨了我国治安防控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以郑州市智能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剖析大数据在治安防控中的巨大价值。同时,针对公安机关在数据采集和录入、整合和流转、研判与应用环节等方面,深入分析当今公安机关在大数据理念认识、政策支持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围绕强化数据共享和挖掘,优化工作流程,争取更大政策支持等方面,就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在信息化时代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推动公安机关治安防控由被动警务向主动警务、静态警务向动态警务转变,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