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成都市高校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现状。2.分析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的危险因素。3.构建中医特色的高校大学生颈椎亚健康健康教育方案。方法1.以成都市为例,按照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对成都市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颈椎亚健康表及本课题组设计的一般资料表。严格按照调查研究的设计、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各个阶段的要求开展本内容。2.整理、分析前期数据,了解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健康教育方案的构建提供实证依据。随着现代生活、工作、娱乐模式的转变,大学生这一群体由于不良姿势体位、熬夜、沉迷手机游戏等因素影响,颈椎亚健康患病率急速上升,对颈椎亚健康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是重要的解决方法。3.以中医“治未病”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依据,以文献理论研究、专科专家咨询和已有研究基础三方面为基础,结合前期调查研究结果,构建出高校大学生颈椎亚健康健康教育方案初版,并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完善,形成最终版健康教育方案。这一健康教育方案是对中医传统精髓的挖掘和发展,是针对性适用于高校大学生特点的颈椎亚健康健康教育方案。结果1.727名大学生颈椎亚健康调查数据显示:颈椎病患病75人(10.31%),颈椎亚健康为324人(44.57%),颈椎健康为328人(45.12%)。颈椎亚健康评分总体均分为24.22±7.82。2.颈椎亚健康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卡方检验结果:专业、性别、年龄、年级、睡眠时长、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心理压力、饮食偏好、看书写字娱乐等伏案姿势、冷空调使用频率、父母是否患颈椎病、运动时长和书写时长,共13项,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户口类型、视力、颈部外伤手术史、咽喉炎史、枕头高度、入睡时间、是否吸烟、是否嗜酒、对颈椎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了解程度,共9项,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颈椎亚健康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数据显示:父母是否患颈椎病、冷空调使用频率、压力、书写时长、饮食偏好、读写娱乐等姿势、专业、年级、运动时长、性别(按影响因素程度由大到小排列),共10个因素,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剔除年龄、睡眠时长和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共3个因素,P值均大于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颈椎亚健康得分与颈椎健康等级(健康、颈椎亚健康、颈椎病)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r=0.761。5.大学生颈椎亚健康健康教育方案两轮德尔菲专家法:(1)共选取15位省内专家,包括成都、达州、简阳、泸州、绵阳、雅安;其中男女比例为1:4;专家年龄为41.87±9.65岁;专家工作年限平均为20.80±10.86年;学历均为本科及以上,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占60%,职称中级以上职称占40%;专家工作领域主要为临床护理相关专家10名,医疗相关专家5名。(2)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两轮专家提出意见的专家比例分别为66.67%和13.33%。(3)专家判断依据为0.87,专家熟悉程度为0.847,权威系数为0.86。(4)两轮德尔菲专家对各个条目评分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19,0.00-0.16;满分率为20-93.33%;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9(P<0.000),0.253(P<0.000)。结论1.本研究显示大学生颈椎病患病率处于中偏低水平,颈椎亚健康水平处于中偏高水平,因此,大学生颈椎健康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2.大学生颈椎健康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性别、年龄、年级、睡眠时长、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心理压力、饮食偏好、看书写字娱乐等伏案姿势、冷空调使用频率、父母是否患颈椎病、运动时长和书写时长,共13项,为颈椎亚健康的影响因素。户口类型、视力、颈部外伤手术史、咽喉炎史、枕头高度、入睡时间、是否吸烟、是否嗜酒、对颈椎病因和危险因素的了解程度,共9项,不是颈椎亚健康的影响因素。3.大学生颈椎健康的多元回归分析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电子产品使用时长3项,其不是颈椎亚健康发生的影响因素。4.大学生颈椎亚健康评分和颈椎亚健康发生率相关系数较高,且呈正相关,可以使用本研究的颈椎亚健康评分表,简单估计颈椎健康程度。5.本研究构建的大学生颈椎亚健康健康教育方案具有理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显示该方案具有可靠性。可以供各高校的大学生颈椎亚健康预防的健康教育相关课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