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元化的大数据网络时代,人们构建了由通信结构、管理层、存储部件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的存储区域网路(SAN)来解决网络中的大数据传输和存储的问题。但由于现有的网络中同时存在以太网和光纤两种传输模式,它们之间的互联在产生冗余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网络的故障率,因此,如何将存储网络和以太网融合起来就成了新的发展趋势。现今的以太网与存储网络的融合主要有以太网和iSCSI的融合、基于以太网的NAS和基于以太网和光纤的SANs这三种,在这三种中,由于光纤网络具有高速、无丢包和低延迟的优势,因此SANs和以太网的融合被看做是以太网存储的最佳选择。软件定义网络(SDN)提出了在控制层面上的抽象技术,通过OpenFlow将网络中的设备控制和数据分离开,通过软件来定义逻辑上的网络拓扑,从而实现了对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同时这种控制层面上的抽象拓展了网络管理和设计上的思路,使我们在对整个网络的设计和管理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鉴于本课题的研究基础在于现有的以太网和光纤网络,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SAN和以太网,熟悉他们的工作模式和技术特点,还需要从以太网中选择出我们需要的部分并加以修改来应用到改进的SAN中,同时,还需要分析现有的交换机来提取出有用的部分进行融合,因此本课题的核心工作就在于如何利用现有的规范和标准,融合出一种新的处理模式,将原有的设备高效的融合起来,成为一种新型的整体。本文首先对本课题的背景、任务、研究意义和理论基础做了系统性介绍,然后将现有普通存储技术、以太网与融合SAN网络的以太网技术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得出融合SAN网络的以太网技术的优点,确定了要基于SDN的集中式架构来实现SAN和以太网的融合,接着针对这一方案进行了框架设计、流程设计和软件设计,并对流程中的每一个重要模块进行了单独的设计与实现,然后进行了流程整合和可靠性分析以及执行效率的最优化。最后,根据这一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合理的测试方案和测试环境,并进行了相应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了整个方案的实用性分析和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