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平原地区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优化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yaya13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能源匮乏的情况越来越明显,能源安全和节能减排尤其是针对建筑行业的节能研究已成为共同关注的热门焦点。目前,学者们主要集中在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结构工艺和新能源利用等方面,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研究较少且与相关的技术经济、室内人员安全等因素的研究更鲜有关注。将其与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装配式建筑相结合的研究更是意义重大。本次研究旨补充外围护结构的属性因素与装配式建筑能耗的关系,且弥补设计师在节能方案取泽中节能设计和方案设计的脱节。本文以川西平原地区装配式建筑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措施。为进一步了解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对川西平原地区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和84栋已建装配建筑调研,参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阙值分析调研数据得出:目前我国建筑倾向于房间大且通透模式,建筑物的窗墙比设置较大而不满足节能规范,且实际可开窗通风面积较小而忽略了室内人体安全性;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不能满足地区节能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能技术种类少且应用率低。针对这些问题,首先依据调研情况选定围护构件样本,其次采用Open Studio建立基础模型,分别以建筑外墙、屋面、窗的保温层厚度、材料、构造和窗墙比为变量,对装配式建筑采暖空调负荷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不同情况下外墙体三种保温材料厚度取值分别为:XPS-50mm、80mm;EPS-60mm、85mm;酚醛/PU-55mm、75mm,屋面分别为:XPS-40mm;酚醛/PU-35mm、40mm。外窗优先使用镀膜符合中空玻璃,考虑人体安全和舒适度,东、南、西、北向窗在满足规范要求下窗墙比取限值,并拟合出变量因素与建筑能耗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手段评定变量因素间相关性。最后,运用混合水平正交试验得到18种较优节能方案,取节能效果显著的前五种方案与原已建建筑节能方案进行效果对比,通过效益评价指标确定最佳节能方案A6B2best。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成果和节能研究思路可以对川西平原地区装配式建筑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提供参考,推动建筑工业化在川西平原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文献
彝族撒尼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撒尼人刺绣是他们独特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撒尼人主要聚集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彝族撒尼人将自身的传统刺绣文化代代相传,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其独特的刺绣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具有再探索与研究的意义,具有再设计与转化的潜力。如何将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文化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女装设计中,让民族文化和传统工艺得到更有效的传承与发展,让现代女装设
彝族作为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其中之一,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云南省、贵州省以及四川省等地。其中我国四川省的凉山地区是我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地,由于其地形与地理位置等原因,造成了该地区交通不便与外界信息交流较少,所以居住在那里的彝族同胞们直到民主革命前依然残存着封建奴隶主制度的影子。因此,凉山彝族大多有着较为传统的风俗习惯。因凉山地区各彝族支系语言与习俗的差异大致可将其分为依诺、圣扎、所地三个大方言
龙生九子作为中国“龙文化”的一部分,形象独特美观,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本课题以龙生九子为主要研究对象。课题的研究思路来源于龙生九子的传统形象,以龙生九子作为设计本体,通过对龙生九子文化的深入探究,分析其形象的文化含义、市场价值等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再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访谈等途径了解大众的审美以及需求等,将龙生九子融入到箱包设计中,使箱包设计更加具有文化含义和传承意义。在龙生九子现代
贵州丹寨排莫村作为苗族蜡染发源地,有着“东方第一染”之美称,是研究蜡染文化与技艺的重要地区,当地白领苗族也被称作是最后的鸟图腾部落。蜡染服饰更是其千百年历史、文化传承和流变的见证者,是其蜡染文化和工艺的传承媒介和展现载体,具有深厚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本文以生态美学为视角,以丹寨小镇、排莫、排倒村等地的白领苗蜡染服饰为样本,通过文献研究法、田野考察法、跨学科研究法等,重点围绕丹寨苗族蜡染服饰生成的生态
近年来,全球经贸不断深入融合,跨区域的商贸合作和人员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民航运输业蓬勃发展。随着全球民用飞机需求量快速激增,民用飞机安全飞行的相关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据统计,火灾是影响民用飞机安全飞行的重大威胁之一,在民用飞机导致人员死亡的安全事故中,火灾事故的占比较高。民用飞机具有载客量大、空间密集狭窄、可燃物多等特点,客舱内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可能较快蔓延,高温和有毒烟气将严重威胁人员生命安
古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非欧,以商业为主线,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军事、外交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全面交流互鉴之路。敦煌地处古丝绸之路交通重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在这里相互交融、相互借鉴,形成了具有多元一体的地方文化。其中,敦煌服饰文化是敦煌文化的典型代表。敦煌服饰作为中国服饰的一个分支,是多民族相互吸收、相互创造的结果,是中原与西域民族友好交融的有力证据。敦煌
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日趋加快,城市中心建筑物不仅向更高方向发展,而且也在向更深方向发展,地铁作为城市现代化标志之一,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地铁深基坑工程因为施工周期长,周围环境复杂,在施工过程常有大大小小的事故发生,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造成不好的社会舆论。本文对深基坑工程的理论做了简要研究,以成都地铁三元站基坑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得到围护结构、地表沉降、坑底隆起变形。收集大量地铁施工
我国高速铁路线路桥、隧占比高,隧道线路长,部分线别横穿多个连续隧道群。高速列车及特长铁路隧道均属典型狭长受限空间,车厢人员密集、火灾荷载集中,列车在隧道内行驶,受活塞效应、阻塞效应、燃烧动力等耦合作用,列车周围会形成大量高速运动气流,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火势迅速蔓延,极易发生恶性群集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火灾已成为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多场耦合作用下特长隧道内高速列车移动火
近些年,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加速,特别是因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我国兴建了许多条连接西部的道路与铁路。但由于我国西部降水量丰富,是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并且该地区悬河岸山体巨大且较高,崖陡峭,十分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和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因此,在我国西部山区沿河谷地带的公路时常会发生落石撞击桥梁事故,山区桥梁的日常运营维护受到了极大影响。目前,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以上,且每年以1%的速度在增加。此外,与气候相近国家相比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其余国家的2至3倍。如果高耗能建筑的发展没有得到有效代替和遏制,我国能源生产增长的速度可能将不能满足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当能源供不应求时就会危及我国各方面的安全,因此节能减排,势在必行。针对能源安全,近年来在建筑行业引进了被动式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自然资源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