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有机氯污染物(PCBs、DDTs和HCHs)的类雌激素效应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slz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持久有机氯污染物,包括工业产品多氯联苯PCBs以及农药DDTs和HCHs,经验证具有类雌激素的生物学效应。这些物质在环境中能长期蓄积,可能增加人类患雌激素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因此,近年来环境医学界尤其关注持久有机氯污染物日常暴露剂量下的人群健康效应。 目的:了解我国非职业暴露人群有机氯农药及其残留物的体内暴露水平,以及血清有机氯农药水平与膳食因素的关系;探讨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与人乳腺癌的关系。 方法: 1.运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自2004年3月~2004年7月调查107名男性和 142名女性,对象均为社区健康人群。主要调查内容为有机氯农药相关 的膳食因素,并采集2ml血清样品。运用GC-ECD方法检测血清中有 机氯农药DDTs和HCHs水平。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有机氯农药与年龄和 身高体重指数的关系;运用岭回归模型分析膳食因素与血清有机氯农药水平的关系。 2.运用meta系统综述的方法,收集了1990~2004年发表的有机氯与乳腺 癌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报告24篇。分析分三部分,(1)病例及对照对 象体内有机氯物质含量差异估计(总标化差);(2)有机氯物质与乳腺 癌发生风险的剂量效应关系(综合对数线性趋势);(3)有机氯物质高暴露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综合危险度估计(M-H/D-L法估计综合OR 值);并根据不同的人群特征分组,分析异质性的原因。 3.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102名乳腺癌患者和165名健康女性对照对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收集乳腺癌主要危险因素信息;实验室检测,包括雌激素代谢酶CYPl-A1/181易感基因型检测,血清有机氯农药DDTs和HCHs水平检测。统计分析主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内容包括①有机氯农药(DDT和HCH)及其代谢产物对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OR;②CYPlAl/lBl基因多态性对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OR;③DDT/HCH类物质与雌激素代谢基因对乳腺癌患病风险的联合作用。 结果: 1.横断面研究主要结果:(1)血清中高检出率的有机氯农药及其代谢产物有β-HCH、P,P’-DDE、P,P’-DDT,这些物质随着年龄增长蓄积量增加(男性:beta=0.214,女性:beta=0.321.P<0.05),且该趋势在女性中更为突出。(2)膳食因素中,新鲜鱼摄入量与男性的β-HCH和P,P’-DDT呈正相关(岭回归分析模型,beta=0.06);蔬菜水果和豆制品与女性的β-HCH和P,P’-DDT、P,P’-DDT呈负相关(岭回归分析模型,beta<0);酒类与男性的β-HCH、P,P’DDT以及女性的P,P’-DDE呈负相关(beta=-0.10);腌制肉类与男性的β-HCH、P,P’-DDT呈负相关。 2.meta分析主要结果 (1)持久有机氯物质在乳腺癌病例和对照体内的暴露水平无明显的差异,综合标化差d<,s><->O;且有机氯物质暴露等级与乳腺癌患病风险无剂量效应关系,综合对数线性趋势b<,s><->0;但可观察到有机氯物质的高暴露效应,尤其是多氯联苯类和P,P’-DDT显示出一定的危险度(综合OR>l,OR95%C.I不包含l)。(2)亚组分析中,多氯联苯中PCBs中的类二英组和酶诱导组表现出一定的危险效应(ORs>1,OR95%CL不包含1);携带CYPlAlml和m2突变基因型和PCBs高暴露的OR=3.099。 3.病例对照研究主要结果:(1)DDTs类有机氯中,P,P’-DDT暴露超过一定水平,可能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P,P’-DDT,P,P’-DDD、β-HCH以及δ—HCH暴露与绝经前乳腺癌呈正相关(OR>2,P<0.10),而所有DDT类和HCH类物质与绝经后乳腺癌无关联(OR0.05)。(2)DDT暴露和携带CYPlAl易感基因型(m1和m2)有正交互作用,且二者主要协同增加绝经前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结论: 1.女性体内的有机氯农药及残留物水平高于男性,有机氯农药及残留物随年龄增长而蓄积的效应在女性人群中更为突出,提示应重点关注有机氯农药蓄积对女性远期健康的影响。 2.膳食因素中,本研究观察到摄入较多鱼类食品可能增加有机氯的蓄积量,酒类可能具有促进有机氯排出体外的作用,腌制肉类和植物性食品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物的水平可能较低。食物是关乎健康的双刃剑,在评价膳食因素对有机氯蓄积的影响时还应关注食物因素对健康的其他影响。 3.meta分析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均提示,持久有机氯污染物的日常暴露水平较低,因此总体上并不明显增加人群的乳腺癌患病风险。但应关注有机氯物质的相对“高暴露”效应。 4.本课题的meta分析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一致提示,有机氯物质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的高危人群可能是携带雌激素代谢酶易感基因的人群。本研究观察到绝经前乳腺癌的发生可能与有机氯暴露相关,而不支持绝经后乳腺癌与有机氯暴露相关的假设。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绝经前女性人群和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上。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操作”一词共出现了30次,并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我们一线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内涵与作用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人的动手开始的
摘 要:作文是語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创新作文教学,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前,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理念,探讨影响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低下的原因,并借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作文;因素;改进对策  G623.2  对于农村地区的孩子而言,写作是让他们感到比较头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提出:“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这里的“语文实践”“学会学习”就隐含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比如画一画、演一演、练一练、写一写、读一读等均属于操作的范围。可当前的语文教学却出现了滥用课件图片,乱开展活动,把语文教学变成图片展示课、闹剧表演课、
摘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因为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我们知道,语法解决“说得对”的问题,语言解决“说得好”的问题,语篇解决“说得全”的问题,而学生的应变能力则解决“说得巧”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  G633.41  阅读一篇文章不是单纯为解决某个语言或是回答几个问题而进行的,最终目的是为利用所获取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是被动地掌握语言形式或语言结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一个新事物,它集观察、聆听、思维表达、合作收集处理信息等能力训练于一体,既有助于学生的情感交流,又有助于学生语文水平和认知水平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