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bicillinoids类黄色色素在里氏木霉生长发育、压力响应及纤维素酶表达中的作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为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之一,也是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是一种能够高效降解纤维素的丝状真菌,能够在诱导碳源存在的条件下迅速做出响应并产生大量的纤维素酶。目前里氏木霉已广泛地应用于纤维素酶的工业生产,但生产中的高成本仍是制约生物能源以及许多生物基大宗产品生产的一个瓶颈问题。木霉属真菌会产生诸多的次级代谢物质,而黄色色素只产生于里氏木霉。里氏木霉的黄色色素是由一个含有polyketide synthase(PKS)编码基因在内的基因簇合成,并且其产生的时间及水平均受到严格的调控。有研究表明里氏木霉所产的黄色色素可能属于聚酮化合物Sorbicillinoids家族,但黄色色素在里氏木霉生理生长过程以及纤维素酶的表达调控中的具体作用仍不清楚,对该问题的研究将会为通过菌株改造以进一步提升纤维素酶产量及简化其提取流程奠定理论基础。为了研究里氏木霉所产黄色色素在其生长发育及纤维素酶表达调控过程的作用,本论文对位于该黄色色素合成基因簇内的两个转录因子的编码基因及一个PKS编码基因进行敲除或过表达,同时获得了黄色色素高产及缺陷的突变株,并分析了这些突变株的营养生长、产孢能力、细胞壁完整性、抗逆性以及纤维素酶表达情况等。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一、分别构建转录因子Ypr1过表达菌株OEypr1和Ypr2敲除菌株Δypr2,分析发现两个突变株均高产黄色色素,并且突变株的生理生长及纤维素酶的表达均受到严重影响。以里氏木霉QM9414-△pyr4为出发菌株构建了 Ypr1过表达和Ypr2敲除两株黄色色素高产菌株,碳源利用实验表明这两个突变株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显著下降;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它们菌丝体中心膨大,菌丝分支变粗变短;孢子计数分析发现突变株产生分生孢子的数量明显减少;进一步的压力响应分析实验发现细胞壁的完整性和抗逆性均严重受损。突变株以不定形纤维素为诱导碳源时,胞外纤维素酶的表达基本消失,且这种降低是由纤维素酶基因在转录水平的下调引起。二、分别构建转录因子Ypr1敲除菌株Δypr1和Ypr2过表达菌株OEypr2,分析发现两个突变株均不产黄色色素,并且突变株的生理生长及纤维素酶的表达均有所增强。通过在里氏木霉野生型中敲除Ypr1及过表达Ypr2得到了Δypr1及OEypr2两株黄色色素缺陷突变株。与野生型QM9414相比,黄色色素缺陷菌株Δypr1及OEypr2在液体葡萄糖培养基中的生物量增加;孢子计数分析发现突变株分生孢子产生的数量要明显高于野生型;压力响应分析实验发现突变株的细胞壁完整性及抗逆性均有所增强;突变株以不定形纤维素为诱导碳源时,胞外纤维素酶酶活提高了约15%,但纤维素酶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并无明显提升。通过与上述黄色色素高产菌株进行对比,发现黄色色素缺陷菌株在生长发育、压力响应及纤维素酶表达方面均表现出与之相反的表型。三、在里氏木霉野生型及高产黄色色素菌株中敲除黄色色素合酶基因sor1,得到的两个突变株均不产黄色色素,且在生理生长及纤维素酶表达等方面表现出与上述通过改造转录因子获得的黄色色素缺陷菌株(Δypr1和OEypr2)一致的表型。通过在野生型及高产黄色色素菌株OEypr1中敲除黄色色素合酶编码基因sor1得到Δsor1及OEypr1-Δsor1菌株,这两株突变株均无黄色色素产生,并且它们对液体葡萄糖的利用能力、生孢能力、细胞壁完整性、抗逆性以及纤维素酶的表达能力均强于野生型,这与黄色色素缺陷的△ypr1及OEypr2菌株的表型相似。由此可知黄色色素而非其转录调控因子ypr1或ypr2是造成色素突变株的生长表型及产酶表型变化的主要因素。HPLC-MS检测发现黄色色素的成分主要是Sorbicillinoids家族的二聚物及单体物。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首次阐述了里氏木霉产生的黄色色素在其生长发育、压力响应及纤维素酶表达中的重要作用。相对于野生型菌株,不产黄色色素的突变菌株表现出生物量增加、抗逆性增强、纤维素酶产量提升以及无需色素处理的优良性状,表明其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潜力,能够进一步为以里氏木霉为宿主的蛋白生产提高效率并有效降低成本。
其他文献
学位
在举报类案件中,“法定处理/答复职责+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认定思路,不仅没有阐明举报人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的利害关系,反而更加凸显了利害关系标准存在的合法权益模糊不清等理论弊端。而保护规范理论通过对规范目的进行解释,将行政诉讼中的合法权益严格限定在“主观公权利”范围之内,进一步明确了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分工,同时为原告资格的认定提供了相对客观化的判断标准。但由于该理论引入时间较短,法官们对其核心内
在干热岩的开采过程中,岩石受到不同冷却水温后受到高温后淬火快速冷却对其物理及力学性质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对高温淬水后花岗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此外,在干热岩的开采过程中周围的围岩处于温度、应力、渗流多场耦合的环境中,研究多场耦合条件下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是评估地下资源长期开采过程中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对高温淬水处理后单裂隙花岗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高温淬火后花
居民用户用电状态的监测与分析能为用户侧需求响应、能效管理、精细化用电服务提供数据支撑。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是实现用户负荷状态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本文旨在基于现有的用电侧负荷数据,从负荷特征提取、负荷分解方法两个方面实现居民用电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并且基于NILM对居民负荷短期预测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电器投切事件探测是负荷特
学位
富锂层状正极材料因其高容量,低成本和高安全性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富锂正极材料的结构相对复杂,并且电化学性能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循环容量损失以及放电电压衰减等,这都影响着其进一步的应用,因此研究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和改性极为重要。为此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富锂层状Li1.2Mn0.54Ni0.13Co0.13O2正极材料,改进烧结温度工艺参数,并通过改进的均匀沉淀法对其进行
学位
学位
目的:探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ed Epithelium,RPE)靶向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介导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基因调控对脉络膜
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的历史就是半导体工艺节点推进的进程。从2016年的28nm到今年5nm芯片开始销售,数字集成芯片上的互连线的尺寸和彼此之间的距离继续减小,芯片内的互连线的层数也继续增加,并且电路运作的时钟频率持续增加。半导体工艺节点的不断减少为数字集成电路的后端物理设计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其中,闭时钟已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后端时序收敛问题而言,其中互连线对时序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器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