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A去甲基化酶FTO在Hela细胞中下游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yrab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RNA分子最常见和最丰富的修饰之一。m6A修饰过程是动态可逆的,由METTL3,WTAP和METTL14组成的甲基转移酶复合体催化生成,并可在去甲基酶FTO和ALKBH5的作用下被“擦除”。m6A免疫共沉淀高通量测序(Me RIP-Seq)发现,M6A修饰在m RNA的5’UTR、CDS和3’UTR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3’UTR区,特别是在终止密码子附近丰度最高。并且m6A修饰主要发生在DRACH基序(R为G或A,H为A、C或U),其中最常见的基序为GGACU。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m6A通过调节m RNA的结构、剪接、稳定性和翻译效率以及调节micro RNA的加工等方式调节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包括干细胞分化、DNA损伤修复、肿瘤发生等生物学过程。FTO是主要的m6A去甲基化酶基因,该基因通过调节其下游基因特定m6A位点的甲基化水平而调控其下游基因的蛋白水平。目前已经在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中发现了FTO基因的异常表达及相应基因组m6A水平的异常变化。但FTO去甲基化功能的下游基因及这些下游基因在不同细胞中m6A修饰的保守性仍不明确。本研究首先通过已公布的FTO基因敲低及过表达后的RNA-seq和m6A-seq数据,筛选8个候选的FTO去甲基化功能下游基因。然后在Hela细胞中敲低及过表达FTO基因,检测FTO敲低和过表达后8个潜在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FTO对C21orf59基因的表达具有正调控作用,而对MZF1,PPARD,KCNG1,RARA和ASB2基因表达具有负调控作用。最后,利用Me-RIP方法检测FTO敲低后各基因特定m6A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6个受FTO调控的下游基因的m RNA上均存在甲基水平显著增加的m6A位点,从而确定该6个基因是FTO去甲基化功能的下游基因。本研究的实施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1)为FTO异常表达导致的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2)本研究表明m6A对基因的表达具有正调控和负调控两种方式。因此,本研究鉴定的两类下游基因可作为m6A调控基因表达分子机制研究的模型。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14个微卫星位点标记检验了120只辽宁新品系绒山羊种内的等位基因组成,计算了14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及平均杂合度,结果表明1
二维凝胶电泳技术能够并行高通量地对上千个蛋白质进行检测和定量研究,在蛋白质表达和表达后修饰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产生的高通量的数据需要依赖于计算机算法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很多人会觉得安娜·查睿福的故事像个神话。就有这样的人,在她生命中的某一点,简单地作出她想成为一位全职画家的决定,而这是她注定献给世界的礼物。一经作出决定,她开启了亲临许多国家,经历许多精神境界的远航。她不但在寻找她想描绘的事物,也在寻找自己与笔下作品的真实关系。  这批新的系列绘画只着重于花卉图像。她所描绘的巨大花朵,比现实比例大许多。也就是说,这些花朵占据着在画家意识中它们所拥有的空间,由画家的
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各地爆发流行,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该病害是由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引起的。RSV编码的蛋白主要有外壳蛋白(CP)、病程相关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