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需要创新型人才,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改变。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实践表明,探究性学习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生物课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的第一门自然科学课,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校的生物教学从内容到方法,许多教师把这门课当成描述性课程。老师照本宣科地讲,学生照章背书应付考试。生物课几乎是满堂灌,很少有训练和讨论,把活生生的生物学教成了“死物学”。无论在课堂和课外,都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课题,旨在通过较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寻找出一条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探究性学习的本质和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在理论上,以教育学理论、认知结构的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等为理论依据,探讨了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改变以往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学到科学知识,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本人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和探讨,借助问卷法、访谈法、能力测验法、档案夹法,对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提出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方法、途径和教学原则,进而为今后的生物教学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