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射流技术用于啤酒灭菌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现有的啤酒灭菌技术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探寻新型有效、节能环保的灭菌方法势在必行。本课题首次将灭菌新技术——超高压射流灭菌法用于啤酒保鲜,并对其可行性进行探讨,旨在为开发啤酒灭菌新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超高压射流对新鲜啤酒清酒进行灭菌处理,收集O.1MPa、50MPa、100MPa、150MPa、200MPa、250MPa、300MPa压力段样品:①以啤酒最主要的腐败菌乳酸菌及发酵酒卫生标准中必检的大肠菌群为微生物指标,探讨超高压射流对啤酒的灭菌效果;②采用新建立的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对超高压射流灭菌啤酒中三种高级醇和四种挥发性酯进行检测,探讨超高压射流对啤酒风味物质的影响;③采用TBA法评价超高压射流对啤酒老化程度的影响;④以高分子泡沫蛋白含量及泡持性作为泡沫特性评价指标,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超高压射流灭菌酒样中高分子蛋白含量,并用国标秒表法测定泡持性,探讨超高压射流对啤酒泡沫活性蛋白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结果:①灭菌结果显示:啤酒经超高压射流处理后,均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中对发酵酒大肠菌群的要求;若控制超高压射流压力在150MPa及以上,啤酒中主要腐败菌乳酸菌可被完全杀灭。②风味物质结果显示:本课题建立的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SHS-GC)专属性和精密度良好、快速准确,可用于啤酒中三种高级醇和四种挥发性酯检测。O.1MPa-300MPa灭菌酒样中待测组分含量范围为:正丙醇6.13-11.85mg/L、异丁醇5.81-6.96mg/L、异戊醇28.37-35.71mg/L、乙酸乙酯9.84-18.04mg/L、乙酸异丁酯0.024-0.047mg/L、乙酸异戊酯0.72-1.51mg/L、己酸乙酯0.35-2.44mg/L;除200MPa外,其余灭菌样品中高级醇含量接近或达到优质啤酒标准;相较于采用瞬时高温灭菌的同批次啤酒而言,啤酒中异丁醇、异戊醇含量更低,表明超高压射流灭菌对控制啤酒中高级醇含量有积极作用;150MPa-200MPa压力下酯类物质含量处于合理范围内,可实现其对啤酒风味的贡献。③风味老化程度结果显示:灭菌压力升高会加剧啤酒中羰基化合物氧化,从而导致酒体老化程度加剧。④泡沫特性结果显示:啤酒清酒采用超高压射流灭菌时,几乎不对高分子泡沫蛋白产生影响,且泡持性和泡沫挂壁时间均比同批次经瞬时高温灭菌啤酒显著延长,明显改善了啤酒泡沫特性。⑤从综合结果来看,我们初步认为采用150MPa压力时,灭菌效果良好,耗能较低,且对啤酒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越小结论:初步结果显示,超高压射流技术用于啤酒灭菌是可行的,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超高压射流灭菌法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啤酒灭菌方法。
其他文献
在二语/外语教学法中,“形式”与“意义”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二语/外语课堂教学大力倡导交际法教学,显著改善了学习者使用英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及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然而,与之俱来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十分令人堪忧。本文首先对计算机网络存在的诸
<正>气囊尿管在留置过程中因不需胶布固定,不易脱出,易清洁会阴部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导尿后时常出现漏尿现象,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安,同时也给护士增加了工作负担。为
基于国家科技奖励的数据分析,窥探产学研合作的新发展并揭示其背后的政策启示。数据统计分析表明,以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为代表的科研主体仍然是主要的获奖主体;以自然科学奖
结合国际上关于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学生贷款的实施现状,本文归纳了两种可供选择的政策取向。同时,结合国际上正在实施的按收入比例还款的国家的还款条件,测算了中国毕业生的还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的复杂局势使得国内外贸企业经营业绩大幅度下滑,而去年四川外贸逆势上扬,成为了全国唯一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双增长的省份。但愈演愈烈的国际
公司机会规则是英美公司法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是公司法上要求董事对公司负有的忠实义务的具体表现之一。公司机会规则要求以董事为代表的公司管理者不得通过篡夺公司机会为
<正>2019-07-12以来,湖南省永州市普降暴雨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强降雨导致溪河洪水暴涨,境内湘江干流全线超警,城镇内涝严重,多地频发灾情。汛情就是"动
目前,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半导体器件的结构不在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平面结构,而是向着三维立体化的新型器件结构发展。双栅MOSFET, FinFET,以及围栅MOSFET等多栅器
自弗雷格提出涵义概念并区分涵义与指称以来,涵义问题一直是语言哲学的核心论题。立足于讨论涵义的各种理论和争议,本文致力于在弗雷格哲学语义学纲领下,对涵义概念进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