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基稀磁半导体的X射线吸收谱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2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EXAFS和XANES)技术,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等实验手段,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制备的过渡金属掺杂ZnO基稀磁半导体的结构和性能。利用XAFS和SQUID方法详细研究了在空气中退火前后的Co掺杂ZnO基稀磁半导体的局域结构和磁学性质变化特点;利用XAFS和XPS研究共掺杂Cr原子能够调控ZnO基体中Co原子分布形式的微观机理。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Co掺杂ZnO体系的铁磁性来源以及制备出应力分布均匀,性能良好的ZnO基稀磁半导体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基础。1.O空位在Zn0.98Co0.02O稀磁半导体薄膜中扮演的角色XAFS、XRD、SQUID研究了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在Si (001)衬底上制备出的Zn0.98Co0.02O薄膜样品在空气中退火前后的局域结构和磁学性质。尽管XRD和EXAFS结果表明退火前后Zn0.98Co0.02O的长程有序和短程有序结构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但样品的磁学性质从退火前的铁磁性转变为退火后的順磁性。而XANES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退火后的样品中O空位几乎完全消失了,这意味着样品中的氧空位在Co掺杂ZnO体系的磁学性质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2.Cr调控Co:ZnO稀磁半导体中Co原子分布形式的机理研究我们探讨了共掺杂的Cr原子对Zn0.92Co0.08O样品中Co原子分布的影响。XAFS结果表明在样品Zn0.92Co0.08O中、Co原子以替代位和Co团簇两种形式存在。而在掺杂了Cr原子之后,Co团簇消失,样品中的所有Co原子都是以替代位形式存在。这表明了通过Cr掺杂能有效调控Co原子在ZnO基体中的分布形式。基于XANES和XPS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掺杂的Cr原子是以+3价的Cr离子替代了ZnO中的Zn原子,而第一性原理计算进一步表明,替代位Cr3+离子在ZnO的带隙中引入了一个施主能级。Cr3+引入的施主能级与替代位Co离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使得Co离子偏离电中性。因此,Co离子之间的库仑相互排斥作用终止了Co离子在ZnO中的自旋化分解效应,进而阻止了Co团簇的形成,使更多的Co2+离子进入ZnO的晶格形成良好的替代位结构。
其他文献
本报告基于报告人对2018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学人》财经专栏中十余篇相关文章进行的英汉笔译实践。《经济学人》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是众多知识分子了解全球经济动向,分析世界经济趋势的主要渠道。其用语幽默真实,文章中专业术语晦涩难懂,长难句较多,且有不少隐性因果关系句。隐性因果关系句是本次报告中最大的难点。在进行比较分析后,笔者将隐性因果关系句归为四类:(1)带有含隐性因果关系的状语的句子;(2)带有含隐
干旱胁迫是影响烟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研究烟草内源激素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本研究概括了烟草内源激素脱落酸、生长素、茉莉酸、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乙烯在干旱胁迫
利用循环群Zv上区组轨道构作了d-separable矩阵、d-disjunct矩阵并分析了它们的Hamming距离和检错性.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臭氧注射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治疗
颅内动脉瘤主要病理基础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对应临床致残、致死率显著上升。早期诊断的开展为颅内动脉瘤预后改善关键。颅内动脉瘤早期治疗常见术式为开
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桩115区块属于高温中低渗油藏,为进一步改善区块注采矛盾,本文通过考察不同浓度4种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溶液与桩115区块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及其在石英砂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