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95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存款利率管制的全面放开,标志着银行业从此脱离了“坐地收钱”的现状,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如业务结构和经营模式等开始经受新一轮的考验。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讲,长期以来以存贷利差作为收益的主要来源,其它业务未得到充分的应用和推广,且缺乏经济形势和市场风险的判断能力,利率的功能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在操作层面上利率的市场化程度是比较低的。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将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如何识别金融风险,消除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消积影响,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潮中防控风险抢抓机遇,将是农信人共同努力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世界上多个国家以及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发展状况,综合比较了其他信用社与农村信用社的优劣势,得出结论:农村信用社先天不足,抗风险能力缺乏、地域经济相对落后、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市场竞争程度较弱、信息获取滞后、监管严格等多种因素制约,且对传统存贷业务的依赖性较高,资金使用渠道单一,风险管理能力落后,信息获取能力不足,资金营运意识淡薄,科技能力与利率定价能力不足和定价粗放等弱势。但自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以来,其变化之大可观,营业网点一改往日现状,办公环境推陈出新,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成为举足轻重的社区银行、零售银行、农民银行。其次,与大型信用社相比农村信用社人缘、地缘和决策链条短优势突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对农村信用社今后的发展是竞争也存在机遇,必须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保证长期稳定发展。同时,本文全面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影响程度,不可避免地带来行业集中度增强和存贷款利差缩小问题,资产质量会随着利率的波动有所下降,加之农村信用社历史原因形成的多种劣势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可能会引发不同程度风险的加重,甚至导致无利润经营或负利润经营。同时,本文围绕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具体分析了今后经营中的转型与策略,只有农村信用社不断的调整资产结构,创新金融产品,扩大经营自主权,寻求双赢的银银合作模式,改变原来单一、粗放的传统经营模式,在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高量化分析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投资渠道,发展中间业务,提升非利息收入比重,健全产品定价机制,改变原始的经营风格,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建立人才培养库,真正做到软件硬件齐备上阵,才能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浪潮中经得起挑战。利率市场化是把“双刃剑”,农村信用社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运用富余资金,准确把握市场波动创造利润,提高综合收益水平已是箭在弦上。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中央财政支持的环境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背景,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实训条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建设理念、资金筹措、教学做一体、管理与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胎儿脐带血管前置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确诊为血管前置的12例病例的彩超声像图特点进行,总结超声检查对血管前置的诊断价值。结果:12例
市政给排水工程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中千家万户的生活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效益。随着城市不断发展,经济状况的不断完善,在现有的社会模式背景
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危机逐渐加重,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信息不对称引发了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的研究中发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并不完善。本文从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正逐步从生产型社会走向消费型社会,曾经不敢消费、耻于享受的大众开始敢于消费、乐于消费,逐渐陷入异化消费的"欲望陷阱"。大众消费的狂热"乱象"表
贫富差距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部分领域改革不到位导致的机会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合理及权利寻租等现象使得贫富差距不断
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进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革命,那就是以电子白板使用为标志的多媒体教学走进了课堂,已取代了传统的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它
我国A股市场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股指期货经验的基础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已经推出了沪深300、中证500和上证50三只股指期货合约,逐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做空操作机制,给我国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社会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决定了我国的高校必然要向研究型大学发展,而要建立和发展研究型大学,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研究生管理体系,保证研究生培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